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物理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0.274 秒)
陆吉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超高灵敏原子磁强计和高性能低噪声磁屏蔽与磁场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课题、北航青年拔尖人才等项目,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超高灵敏原子自旋磁场测量科学装置和小型化原子磁强计中,支撑极弱磁科学研究、人体极弱磁场成像、磁屏蔽系...
崔健副教授长期从事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多体物理、优化控制、张量网络态等方向的理论研究,并紧密与量子计算实验结合,于2019年与哈佛大学Lukin教授实验组合作在基于超冷里德堡原子的可编程量子模拟机上实验制备出包含20个量子比特的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 态(GHZ态是真多体纠缠的薛定谔猫态,在量子信息中有重要意义),刷新了由奥地利学者于2011年实验制备14量子比特G...
毕篆芳,女,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和参加科技部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等项目,重点开展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可控制备、纳米表征及其性能衰减的微观机理研究,在Advanced Materials, Nanoscale, Optics Expres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北航第九批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教育背景:1986.9--1990.6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本科,获理学学士学位;1990.9--1993.6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凝聚态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学位;1994.9--1998.6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93.7--1999.8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教师;1999.8--至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教师;2005.1--2005.5英国...
主要参与直接暗物质探测实验PandaX项目。完成在PandaX-II上的轴子探测工作。目前为PandaX-4T刻度组副负责人及PandaX-4T试运行副协调人。教育背景:201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工作经历:2018-202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百人博士后。
长期从事新物理的理论研究,包括寻找超出标准模型新粒子、暗物质理论模型与探测方法、中微子理论模型与非标准相互作用探测、希格斯粒子物理、加速器和非加速器上新物理探测等。在包括《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在内的粒子物理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6篇,总引用700多次。论文结果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被实验组关注和引用,并且受邀做国际大会报告。
成曈光副教授利用对撞机实验采集的数据进行物理研究,2011年起参与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CMS实验,对Higgs粒子的发现及其性质测量做出重要贡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利用CMS实验数据对通过Higgs粒子性质精确的测量间接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物理以及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物理的直接证据。
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同年6月到北航理学院工作。主讲6门本科生课程《工科大学物理》、《少学时大物》、《力学》、《基础物理学》、《量子力学》、《原子核物理》,2门研究生课程《高等量子力学》、《高量II》;负责1门引智课程《核天体物理》建设;主持研究生教改项目和建设校级精品课《高等量子力学》。长期从事核天体物理相关的结构和反应方向的科研工作。培养硕士研究生4人,本科生毕设二十多人次,3人获得优秀。...
袁丽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能对撞机实验的物理研究,先后参与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TLAS实验和CMS实验。利用LHC的对撞数据,在发现Higgs粒子及测量Higgs粒子性质等国际最热门的课题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利用LHC/CMS实验数据对Higgs粒子性质进行更精确的测量以及寻找新物理。
姜寅一直致力于高能核物理多体体系的理论研究,具体包括量子色动力学物质的基本对称性,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物理以及夸克物质的手征反常效应等领域。量子色动力学理论本身是高度非线性和天然非微扰的,因此在相结构的研究中,我们不仅在量子物理层次会遭遇通常的强耦合强关联的凝聚态理论中几乎完全相同的原则性困难,并且这些困难所牵涉的对象还从单纯的电子系统扩散到了夸克胶子的复杂体系,甚至在经典物理层次就会遇到非线性物理的...
李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百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固体物理学”主讲教师。2006年本科毕业于北航,201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2012年-2015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随后回到母校工作。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理论,截止目前在物理学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40篇, 包括Phys. Rev. X 1篇(通讯作者),Phys. Rev. Lett.2篇(分别为一作和共同作者),并以一作或...
袁悦,女,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中国核物理学会正电子谱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会员。从事聚变堆用金属材料实验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材料辐照损伤、材料中氘扩散及滞留、抗辐照材料研发及制备等。曾多次访问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德国马普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并开展多项合作研究。在国内外聚变材料领域重大学术议上做邀请报告、口头报告10余次,具有良好的国际影响力。在《Nuclear Fusion》、《Jo...
教育背景:于2005年、2010年分别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学士、博士学位。工作经历:013.06-至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 副教授;2010.09-2013.05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NIMS),博士后研究员。
教育背景:2006.9~2011.7中国科学院大学 博士;2002.9~2006.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本科。工作经历:2015.4~现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教师;2016.9~2017.9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访问学者;2016.2~2017.9美国特拉华大学访问学者;2012.3~2015.4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后;2011.8~2012.2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
钟晓岚,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光学博士学位。2013年4月-2017年5月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超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2017年6月,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百人”计划加入北航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从2008年起开始从事光与物质强、弱耦合相互作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经过了多年的积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研究方法,获得了比较丰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