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生物学 编码相关记录334条 . 查询时间(0.44 秒)
2020年12月23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合作在Nature Review Molecular Cell Biology 在线发表了题为“Gene regulation by long non-coding RNAs and its biological functions”的综述文章。该文章系统论述了长非编码RNA的生成、亚细...
增强子(Enhancer)作为一段DNA调控区域,已被证明可以控制启动子的活性从而促进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近年来,在增强子研究的基础上,各种组织及细胞类型中的超级增强子被陆续鉴定出来并被证实其功能的重要性。截至目前,在小鼠的胚胎干细胞中已知有8562个经典增强子(Typical enhancer,TE)以及231个超级增强子(super-enhancer,SE)。 SE在细胞命运决定以及疾病发...
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是一类长度大于200nt的非编码RNA。大量研究表明长非编码RNA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在植物和动物的各种生物学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此外,lncRNA还与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于lncRNA的注释、探索lncRNA的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很多研究集中于lncRNA功能的探索,但是综合全面的lncRNA的注释仍需要不...
2020年9月27日获悉,由华南植物园段俊等完成的“一种水稻组蛋白脱乙酰化酶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组蛋白脱乙酰化酶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发明从水稻(Oryza Sativa L.)中克隆得到了组蛋白脱乙酰化酶基因OsHDA705,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第73位到1449位碱基;编码组蛋白脱乙酰化酶OsHDA705,其...
2020年9月21日,Neuron在线发表题为《特异性感知与攻击行为相关的同物种雄性信息的下丘脑神经元》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许晓鸿研究组完成。该研究利用钙信号记录、化学遗传操纵及脑片电生理等技术,解析下丘脑腹侧乳头体前核通过整合嗅觉信息,特异性地编码同物种雄性信息,进而调控小鼠攻击行为的细胞及...
灵敏、复杂的嗅觉对于昆虫的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触角是昆虫主要的嗅觉器官,其表面覆盖着大量各种类型的嗅觉感受器,这些感受器能够感受环境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并将感受到的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首先经嗅觉受体神经元传递到大脑中的初级嗅觉中枢触角叶,不同来源的信号在此被初步整合加工,再经投射神经元投射到高级神经中枢蘑菇体和侧角叶,蘑菇体主要与后天的气味学习行为有关,而侧角叶主要负责先天的气味行为反应。本...
热带生物医学组学大数据李霞教授研究团队在《Cancer Research》杂志发表题为“LncSpA: LncRNA Spatial Atlas of Expression across Normal and Cancer Tissues”文章(SCI 9.727,JCR一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在维持细胞形态和组织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20年6月18日,由美国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牵头,多国科研工作者联合发现病毒编码蛋白新机制,相关学术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Cell》 (IF=38.63),题目为 《hybrid gene origination creates human-virus chimeric proteins during i...
沿视觉腹侧通路至海马的感知信息处理通常被认为伴随视网膜空间到关系空间的转换,后者表征视觉元素间相互关系而丢失了各自源自视网膜的位置信息。然而,我们的视觉感知多有类似视网膜映射的第一视角体验。纳家组发现,恒河猴下颞叶的神经元既可以表征基于关系空间的、支持物体再认的物体客体信息,也可以表征基于视网膜空间、支持物体定位的物体位置信息,两者共同成为实现第一视角体验的重要神经基质。这项研究于2020年7月8...
近日,我校免疫化学研究所Richard Lerner教授和杨光教授研究团队开发的含硒DNA编码化合物库(SeDEL)合成方法以《A Chemistry for Incorporation of Selenium into DNA-Encoded Libraries》为题在国际知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并被选为Very Importa...
2020年5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王宏林研究员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题为“A Micropeptide Encoded by LncRNA MIR155HG Suppresses Autoimmune Inflammation via Modulating Antigen Presentation”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课题组原创性发现人基因组非编码区编...
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表明,人类基因组中只有不到2%的蛋白质编码序列,而剩余98%为非编码核酸序列。这些非编码序列可能有功能,也可能仅仅是副产物,曾被称为“垃圾DNA”或者“暗物质”。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非编码序列经过广泛转录后生成的大量非编码RNA在个体生命中起着重要的生理调控功能。非编码RNA有着怎样的结构?如何发挥功能?认识这些,对于理解生命健康过程至关重要。
北京时间2020年4月6日夜,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关于长非编码RNA的最新研究成果 “Distinct processing of lncRNAs contributes to non-conserved functions in stem cells”。该研究首次发现长非编码RNA在不同物种来源干细胞中的特...
2020年3月12日,清华大学医学院沈晓骅教授团队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U1 snRNP调控非编码RNA的染色质滞留”(U1 snRNP regulates chromatin retention of noncoding RNAs)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U1 snRNP广泛调控非编码RNA在染色质上的结合和移动的新机制。
2020年3月11日,清华大学沈晓骅团队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U1 snRNP调控非编码RNA的染色质滞留”(U1 snRNP regulates chromatin retention of noncoding RNAs)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U1 snRNP广泛调控非编码RNA在染色质上的结合和移动的新机制。哺乳动物基因组的广泛转录产生了大量的非编码RNA,相比于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