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地貌相关记录371条 . 查询时间(0.156 秒)
天问一号巡视器“祝融号”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祝融号”搭载的低频雷达(Rover Penetrating Radar,RoPeR)发现了着陆区的垂向分层结构,揭示了多期次与水活动相关的火表改造事件,为剖析火星地质演化和环境、气候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Li et al., 2022)。沿着雷达车前进方向的地下结构的横向变化同样重要,可能反映了更加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然而,雷达反射图像横向变化特征...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王大伟研究员团队,联合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揭示了深海海底峡谷的微地貌特征及演化过程,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Sedimentology》。
成果设计和制作基于地图代数理论的现代地貌图符号系统,成功完成了16幅新疆1:100万地貌图编制,建成了总数据量达60GB的新疆地貌信息系统。成果已在 “新疆主体功能区划”、“全国林业区划”、“国家西部1:50000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新疆水资源评价”、“新疆额敏河流域规划”、“塔里木盆地南缘风沙线生态建设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等国家和自治区的重大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与检验;支持了“中国1:100...
珊瑚礁海岛的深水区一侧,极易发生海底滑坡,危及深海工程和海岛安全。在三沙市政府的东南部,水深400至1600米,发育一个大型海底滑坡——永兴海底滑坡(图1中的SLI滑坡),面积151.8 平方公里,侧壁最大高度106 米、最大坡度58.4 度,造成14.3 立方公里地层缺少。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地球物理团队联合海南省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综合利用多波束、多道地震和沉积物测试数据,对该滑...
大型河流、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塑造了活动造山带地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构造抬升增加河流坡度、导致侵蚀基准面下降,促进了河流溯源侵蚀。但是在长时间尺度上,为什么河流没有下切的更深入或者更远进入高原内部、破坏高原内部高海拔-低起伏地形?为什么溯源侵蚀的外流水系没有和高原内流水系连通?目前仍然存在争议。河流溯源侵蚀的过程中,往往会发育一系列河流裂点、形成向上游迁移的侵蚀波。很多大型河流裂点通常位...
2022年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研究员李伟团队联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在海蚀平台发育影响下基岩海岸地貌演化数值模拟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地貌学》(Geomorphology)上。
2022年10月12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研究员李伟团队,联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及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科研团队,在海蚀平台发育影响下基岩海岸地貌演化数值模拟研究上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地貌学权威期刊Geomorphology(《地貌学》)上,助理研究员赵中伟为论文第一作者。
科技日报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15日发表的一项行星科学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依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信使”号任务的全球地形数据,重新绘制出水星的地貌构造。研究同时指出,水星在“晚期重轰炸”后冷却时发生的行星收缩产生的水星半径的减少,要远少于之前的估计。
“喀斯特地区一方面蕴含丰富的资源急需发展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新技术,另一方面又存在较为严重的石漠化和生态环境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冯新斌说,急需破解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的难题。
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降落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之际,《地球科学进展》期刊推出的“火星风沙地貌”虚拟专刊,整理刊发我校行星风沙科学研究院董治宝教授团队2019年以来发表的系列火星风沙地貌研究论文,并邀请董治宝教授对火星风沙地貌进行了解读。
地貌过程及其驱动机制是地球系统科学的前沿和重要科学问题。河流地貌系统是陆地和海洋物质与能量循环的主要通道,是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河流动力和地貌演化在气候-构造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是联系地球外部和内部相互作用与反馈的重要纽带。关于河流沉积/侵蚀过程与气候变化的具体联系还存在分歧。此外,传统认为气候变化的幅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一定的阈值后,才能引起河流地貌系统的响应;但最近的研究表明...
自然资源部2021年4月26日在官方网站发布其组织编写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地形地貌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据介绍,该报告通过系统梳理历史长期调查数据,并结合最新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调查成果,持续跟踪掌握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底地形地貌状况,进一步补充完善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基础地理数据体系,对钓鱼岛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2020年11月8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七专题四《碰撞以来古地理格局与构造地貌过程》2020年度研究进展交流与讨论会”在兰州大学召开,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自兰州大学、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云南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和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等单位90多位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专题负责人戴霜教授主持,任务...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海底地貌与沉积动力学研究团队在南海东北部深水重力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由李伟研究员等人发表在《Sedimentology》上,合作者包括博士研究生李爽、特别研究助理冯英辞以及来自英国卡迪夫大学和意大利国家海洋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深水重力流普遍发生于主被动大陆边缘,通常以海底滑坡和浊流的形式出现。海底峡谷是重力流侵蚀大陆...
闽江学院自然地理学课件第五章 地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