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理学 >>>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地图学 地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地理学 典型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264 秒)
湿地生态系统中,泥沙淤积常伴随洪水的发生而发生。尤其是对于水库、通江湖泊、洪泛平原及三角洲湿地而言,泥沙淤积是一种常见现象,并在湿地植被演替中扮演重要角色。
近年来,耕地撂荒因与耕地流失及粮食安全紧密联系而备受关注。反映撂荒现状并揭示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政府制定科学的政策、规划和计划。现有的研究多将农户作为一个整体,较少考虑到不同类型农户撂荒的差异。以重庆市12 个典型村为例,在农户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类型农户撂荒的差异,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不同类型农户撂荒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 不同类型农户撂荒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撂荒户数比重、户均撂荒面积...
器测时期观测到的事实是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的基础。通过分析器测资料,可以获得过去气候和水文水资源变化的基本事实,进而分析区域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主要驱动因子,找出这些因子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作用,从而有助于识别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程度。然而我国西部干旱区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匮乏,无资料或缺资料现象严重。重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气象或水文资料将为气候变化及其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提供新的...
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地表灾害的过程模型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地表灾害研究的难点问题,它制约着国际社会防灾减灾的水平。兰恒星研究小组对这一具有挑战性科学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维分布式典型地质灾害过程模型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并创建了相关的GIS分析计算模型。
光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驱动因子。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降水格局的改变、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气溶胶的变化使云量格局、区域的太阳辐射条件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而使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对光的响应研究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环境控制机制研究方面关注的热点问题。
论文选择西北干旱区塔里木河流域、玛纳斯河流域、石羊河流域以及黑河流域4个典型流域为研究对象,以1994年土地利用分类图、TM影像,2005年CBERS影像数据为基础,参照谢高地等提出的"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在对这4个典型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格根据其消费指数以及不变价格订正的基础上,逐项估计了这4个流域农田、森林、草地以及水体生态系统各项生态系统面积、服务价值及其变化。结果表明,这4个流...
2010年11月29日下午,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共同承担的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北京市典型场地污染的关键原位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结题验收会在地理资源所举行,会议由北京市科委主持。北京市科委社发处郑俊处长、北京市国土局、市委办局多位领导出席课题验收会,特邀来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院、罗克佳华工业有限...
以武澄锡虞区和阳澄淀泖区为代表,研究太湖流域典型区河网极值水位的时空变化。采用改进的MK检验和均一性检验方法检测最高和最低水位的趋势,并识别突变点;应用克里金插值技术、半变异函数方法,探讨水位变化的空间特征。研究认为:时间变化上,1950年代以来研究区各站点极值水位存在一致的上升趋势,且以最低水位上升更为显著;最高、最低水位在1980年代左右普遍性地经历一次突变。另外,历年最高水位的年际变异大于最...
“项目参与者基本都是国内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我们对于做好这项工作很有信心。而且,无论从历史文献还是自然代用资料研究,我们的工作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日前,全球变化研究“973”计划“过去2000年全球典型暖期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研究”项目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项目组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副所长葛全胜研究员作上述表示。
2010年7月30日下午,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过去2000年全球典型暖期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研究”项目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启动会由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葛全胜研究员主持。共有60余人参加了会议,其中与会的领导及知名专家有: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第一届专家组组长、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项目专家组成员王苏民研究员、林海研究员...
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与土地利用、土壤和灌溉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而且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特点。本文选取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典型灌区——湖北省漳河灌区的水旱作物(分别为水稻和玉米)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农田地表径流N素和P素流失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对地表N素流失量的影响显著,地表TN流失量表现为旱地>水田;土地利用类型对地表P素的流失量有较大影响,但差异性未达到显著水平,地表...
Abstract取自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植被类型的 6个土壤剖面花粉与植被关系研究表明,表土花粉较好地代表当地植被的组成,区域外花粉百分比低于30%,但桦、杨花粉在植被中的代表性较差;土壤剖面典型花粉类型的埋藏特征表明:在土壤表层 8cm以下,花粉总浓度迅速降低。氧化作用对花粉的破坏性最大,花粉浓度随土壤的pH值升高呈指数形式递减,pH值 7.6以上,花粉浓度迅速降低,花粉在土壤中的运移作用不明显。...
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试验站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与涡度相关技术对净辐射通量 (Rn)、潜热通量 (λE)、感热通量 (H)、土壤热通量 (G) 与冠层CO2通量 (FCO2) 进行了长期定位研究。结果显示Rn大部分用于作物潜热的消耗,连续2年4个生长季λE/Rn都在70 %以上,在作物生育盛期,夏玉米λE/Rn 略高于冬小麦,H/Rn都在15%左右,G/Rn 在5 % -...
长江中下游地区30个典型湖泊表层摇蚊幼虫亚化石-环境数据库研究表明影响该地区湖泊中摇蚊组合的主导因素为营养态梯度. 12个水质环境指标的典型对应分析(CCA)揭示总磷为解释摇蚊幼虫亚化石组合变化的最重要的显著性指标, 可解释20.1%的摇蚊幼虫亚化石组合变化信息, 适于进行定量模型的建立. 依据总磷的DCCA分析, 利用非线性的多元回归方法, 建立了摇蚊幼虫亚化石-湖水总磷转换函数模型. 最佳二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