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相关记录912条 . 查询时间(0.347 秒)
普通小麦是全球种植范围最广的谷物,具有广泛的环境适应性,这被归因于三套适应不同环境基因组的融合。尽管基因序列相对保守,三套亚基因组的基因间区高度分化,那么,亚基因组如何实现调控的协同与分化呢?
下丘脑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为复杂的脑区之一,神经元高度多样化,通过调控自主神经、内分泌和本能行为等控制哺乳动物机体内稳态。下丘脑不仅通过调控个体摄食、饮水、体温、睡眠、渗透压、昼夜节律等功能来保证个体生存,也控制着青春期启动和两性生殖能力以确保种群繁衍。虽然我们对下丘脑如何调控摄食、睡眠和体温等有了深入的认识,但对其参与调控青春期启动的机制仍不可知,这个问题也被《Science》杂志列为125个最具前...
多胺(polyamines) 广泛存在于细菌、酵母、动物和植物中,于1678年由安东尼·范·列文虎克发现。多胺的主要存在形式为腐胺(Putrescine, Put)、亚精胺(Spermidine, Spd) 和精胺(Spermine, Spm),曾被认为是一类潜在的植物激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的多个方面,但是由于其内源含量远高于经典的植物激素,并且其信号转导途径不明确,近年来被认为仅作为一...
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之一,是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被称为“细胞的动力工厂”。线粒体蛋白质组由线粒体DNA(mtDNA)和细胞核DNA(nuDNA)共同编码组成。一旦细胞核蛋白-线粒体蛋白表达不平衡,会导致线粒体蛋白毒性应激反应。对线粒体蛋白毒性应激的一种反应称为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UPRmt )。线粒体DNA 突变、线粒体蛋白导入受损以及其他线粒体功能障碍等都会触发UPR...
2022年11月11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田烨研究团队在Life Medicine在线发表了题为“Neuron-periphery mitochondrial stress communication in aging and diseases”的综述论文(DOI:10.1093/lifemedi/lnac051)。该文章围绕跨组织线粒体信号交流的分子机制,聚焦在衰老、疾病等压力情况...
蛋白质或蛋白质复合物的邻近蛋白对于其结构和功能的调控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正如一个人的亲戚朋友对其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影响一样。基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EX)的空间邻近标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解析蛋白或蛋白质复合物邻近蛋白质组的有效手段。通过将APEX与目标蛋白融合并在细胞内表达,APEX可以将目标蛋白周围半径为20nm空间内的其它蛋白都加上生物素标签,从而可以利用亲和层析纯化被生物...
植物主要依赖其天然免疫系统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位于植物细胞膜的模式识别受体FLS2识别到细菌鞭毛蛋白保守的肽段flg22后与共受体激酶BAK1结合并相互磷酸化,并激活下游的胞质类受体激酶BIK1。激活的BIK1可以介导活性氧(ROS)的产生、钙离子进入胞质和气孔关闭等免疫反应。
2022年11月12日上午,2022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上,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揭晓并举行颁奖仪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操研究员获颁该奖项。该奖项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旨在表彰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每两年评选一届,每届表彰不超过100名。
大豆(Glycine max)起源于中国,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为全球供应了一半以上的油料产量和近四分之一的植物蛋白。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对外依赖性高,提升我国大豆产能已经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分枝数是决定大豆株型形成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大豆产量,大豆分枝数关键基因的鉴定及其调控机制的解析,对利用分子设计育种培育高产大豆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系统在感知并协调机体的胁迫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神经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下调,会促进神经元通过分泌信号,诱导周边组织的线粒体功能改变,促进机体适应胁迫。G蛋白偶联受体(GPCR)蛋白作为最大的一类膜蛋白受体家族和药物开发靶点,将细胞外信息传导进入细胞内并促进机体作出适应性反应中发挥中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GPCR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介导神经-周边组织的线粒体应激信号交流以及相关的生理功能的研究有...
纳米颗粒在生物制药、临床诊断、生物成像等领域扮演了重要角色。当纳米颗粒进入到人体后,会吸附体液中的生物分子而在颗粒表面形成一层生物分子冕,此分子冕会取代纳米颗粒原始的表面物化性质,从而影响纳米颗粒最终的生物效应。根据进入人体的途径,纳米颗粒会遇到不同的生物体液,其中肺表面活性剂是极为重要却又鲜有研究的一类体液。肺表面活性剂是一种由90%脂质与10%蛋白质所组成的脂蛋白复合体,覆盖在肺泡表层形成单层...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作为一种半自主型细胞器,叶绿体拥有独立的核糖体翻译系统。在核糖体生物合成过程中,核糖体RNAs(rRNAs)在转录和成熟过程中发生多种化学修饰,对于植物叶绿体的生物发生至关重要。低温是限制作物地理分布和产量的关键环境因子,叶绿体可以作为植物感知外界环境变化的感受器,然而RNA修饰在低温下叶绿体发育和温度响应中的调控机制仍然未知。
单子叶植物生殖细胞中产生大量21-和24-nt phasiRNA,和动物中piRNA类似参与雄配子发育,特别是极端温度下的育性调控,但有关phasiRNA的合成机制及功能调控却知之甚少。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研究组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发表了题为Mobile ARGONAUTE 1d binds 22-nt miRNAs to gener...
活性氧(Reaction Oxygen Species, ROS)作为一类重要的信号分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抗病及抗逆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很多极端条件下,植物体内积累大量ROS,对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以及其他组分进行氧化,阻碍植物的正常代谢和生长。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植物体衍生出一套完整的抗氧化系统,清除过量ROS,维持植物健康生长。但是,植物如何感知低浓度的ROS调控生物功能的分子机制知...
2型糖尿病(T2DM)除了高血糖和胰岛素外,还常伴有代谢紊乱、慢性炎症和血管衰竭。随着疾病的进展,慢性炎症持续存在,表现为髓细胞数量增加和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这一过程称为偏斜骨髓生成。炎症细胞与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相关的酶一起,可加强糖尿病的进展和由此产生的血管并发症。已有研究表明,I型糖尿病小鼠出现高血糖诱导的骨髓生成和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然而,代谢物对T2DM骨髓增生的影响尚不清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