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民族学 >>> 民族问题理论 民族史学 蒙古学 藏学 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世界民族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民族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民族学 费孝通相关记录23条 . 查询时间(0.114 秒)
2020年是世界著名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我国社会学人类学奠基人费孝通先生诞辰110周年。继承和发扬费先生的学术研究和学术精神,对社会学和人类学学科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作为费孝通先生开创和精心建设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基地之一,借助中国社会学会今年将在贵阳举办年会的契机,将围绕“费孝通社会学与人类学学术思想研究”的主题设置分论坛。本次分论坛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
2017年12月16-17日,“文化自信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暨费孝通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主办,费孝通生前工作过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的相关部门共同协办,来自国内社会学界、人类学界、艺术学界的四十余名知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文化自觉的背景,围绕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关系、文化自觉的当下实践、文化自觉与一带一路、文化自觉...
费孝通和柳田国男分别开拓了各自对本土社会的独特研究。费孝通以“乡土”为对象,以“同情”来自省的学问,宗旨是通过对本土社会的理解来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举措。柳田国男的“乡土研究”乃是由乡土的人们在乡土、地方或农村搜集资料,以比较之法认识乡土,最终的目的则是认识整个日本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乡土研究是“自我反思”的学问,这也正是费孝通与柳田国男学术思想的共同之处。两位先生都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采取了跨...
近日,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顾问、费孝通先生女儿费宗惠、女婿张荣华,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方李莉以及及200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出席会议。大会宣布了2013年度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获奖名单,共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北起大巴山,南至苗岭,东抵雪峰山,西及大娄山,这里就是湘、鄂、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是中国大地上少有的文化沉积带,是我国多元文化互动最具典型性的地方。历史上,这里是中原从洞庭湖平原沿沅江及其支流进入大西南,或从长江及其支流乌江进入大西南的要道,是东西南北族群的交汇点。自古就活动着三苗、百濮、百越、巴人等许多族群,今天仍然生活着土家、苗、侗、瑶、白、蒙古、汉等30多个民族。众多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
费孝通(图)     费孝通  社会学  人类学  民族学  社会活动       2013/5/13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
费孝通、林耀华两位中国人类学大师的相关论述和研究实践出发,对中国人类学界田野民族志文本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人类学专业学术训练、田野工作和民族志撰写中田野工作的深入、民族志材料与理论的关联性、民族志文本的场景和能动性、“可持续性”的田野民族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强调深入、细致的田野工作与民族志研究中的理论反思与创新对于中国人类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从1984年以来,费孝通12次到甘肃考察,2次到青海考察。在西部大开发的适当时机,他进一步思考和研究西部民族社会的发展路径,通过对甘青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详细考察和理性认识与思考,提出了有别于苏南、温州、珠江等内地社会发展模式的多种甘青民族社会发展模式。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费孝通对甘青民族社会发展的考察与构想的理论基石,探讨其对甘青民族社会的研究理路,从而整理出费孝通研究甘青民族社会发展的思想脉络和学术...
为了弥补以往关于费孝通学术思想与方法的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以费孝通的《亲迎婚俗之研究》为出发点,分别从知识论、方法论与文化观的维度对费孝通思想与方法的脉络进行了重新的梳理和解释,得出他在知识论上将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合二为一,在方法论上对多学科进行融合与协作以及在文化观方面注重文化功能论、文化传播论与历史之间的结合与互动的结论,并藉此说明费孝通的这篇论文在理解他的思想与方法时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少学者自觉不自觉地将费孝通笔下的“乡土中国”当成研究基点。在经验层面,“乡土中国”变成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最真实的写照,构成理解中国乡村社会性质与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起点。在理论层面,“乡土中国”中的一些概念成为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现象的最好的“工具”,现实经验成为“乡土中国”的注脚。在此意义上,“乡土中国”构成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他者”,限制了学者的视野。只有突破作为“他者”的“...
在已经开展的国内外费孝通研究中鲜有涉及对费孝通学士论文《亲迎婚俗之研究》的再考察与再分析,王铭铭所做的相关研究亦是其中的一例。他于近年来提出“三圈说”来反思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并对自己的“三圈说”以及“中间圈”进行了诸多的历史追溯与谱系建构工作,但遗憾的是,他却并未注意到费孝通在1933年的《亲迎婚俗之研究》一文,而这篇学士论文却恰恰已在具体经验研究的层面对王铭铭通过“三圈说”而主张和提倡的反思、对...
费孝通、林耀华两位中国人类学大师的相关论述和研究实践出发,对中国人类学界田野民族志文本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人类学专业学术训练、田野工作和民族志撰写中田野工作的深入、民族志材料与理论的关联性、民族志文本的场景和能动性、“可持续性”的田野民族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强调深入、细致的田野工作与民族志研究中的理论反思与创新对于中国人类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乡土中国》以及《江村经济》等著作中充分展示了儒家思想对于传统乡土中国的功能和必要,为儒家思想的发生、存在和历史正当性做了强有力的社会学解说。
1999年 4月17日是第一讲,主讲人是费孝通教授,我负责为费先生的演讲录音并整理成文字。录音转成文字稿之后转呈费先生亲自批阅修改。在过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后,我拿到了费先生的修改稿,修改稿上密密麻麻地改动了许多,几乎每一段都有修改。并且在第一页的左上角专门写到:“改动得比较多,请细细改版,印出来再给我看一遍。费5/1”。有这样的“命令”,我没有耽搁,尽快改正之后,又送去给费先生看,不久又得到费先...
费老一生的学术其实更多是围绕文化主体性而展开的,他所期望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自我更新与发展,是中华民族成为其自身发展的历史的主人,中国知识分子则承担引领社会与文化走向“文化自觉”、“文化自决”的历史责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