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共生固氮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096 秒)
2023年11月13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在植保楼2060A举办“致远名家讲堂”第六讲,邀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副校(院)长孔照胜研究员主讲。本次活动由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助理刘俊教授主持。
氮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也是作物产量的重要限制因素。尽管氮元素在大气中含量丰富,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氮气,而一些微生物可通过生物固氮把氮气转化植物可直接利用的含氮化合物。生物固氮可分为三类:自生固氮,联合固氮共生固氮,其中共生固氮固氮效率最高的类型。根据固氮微生物的类型主要分为蓝细菌共生固氮、放线菌共生固氮以及根瘤菌共生固氮
氮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也是作物产量的重要限制因素。尽管氮元素在大气中含量丰富,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氮气,而一些微生物可通过生物固氮把氮气转化植物可直接利用的含氮化合物。生物固氮可分为三类:自生固氮,联合固氮共生固氮,其中共生固氮固氮效率最高的类型。根据固氮微生物的类型主要分为蓝细菌共生固氮、放线菌共生固氮以及根瘤菌共生固氮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共生固氮与逆境适应学科团队介绍。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结瘤共生固氮体系是自然界中固氮效率最高、农业生产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固氮系统,对保持农业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和碳汇有重要意义。共生固氮消耗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碳水化合物,然而,豆科植物如何依据光合产物供应情况调整根瘤固氮反应速率的分子机制尚待揭示。近期,河南大学研究团队于2022年12月2日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题为“Phosphoenolpyruvat...
基因组生物学及其未来发展论坛(网络报告):大豆根瘤中能量状态通过调节碳源分配控制共生固氮的机制(2022年12月8日16:00)。
微生物学著名刊物mBio于2021年10月26日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根瘤菌研究团队题为Global transcriptional repression of diguanylate cyclases by MucR1 is essential for Sinorhizobium-soybean symbio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广宿主根瘤菌Sinorhizobiu...
氮素是蛋白质与核酸等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元素,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物质合成与代谢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空气中氮元素丰富,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当前,农业生产主要通过大量施用氮肥来提高作物产量,人工合成氮肥不仅耗费大量的能源,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早在1888年,德国科学家发现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可以将氮气转化成植物需要的氮素营养。在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中,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合适的固氮环境及生长所必...
2016年8月12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二涛研究组题为DELLA proteins are common components of symbiotic rhizobial and mycorrhizal signaling pathways 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DELLA是植物-根瘤菌和植物-...
2015年10月30日,PLoS Genetics 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谢芳研究组题为SCARN a Novel Class of SCAR Protein That Is Required for Root-Hair Infection during Legume Nodulation 的研究论文。该工作揭示了豆科植物共生固氮过程中,宿主植物调控微丝骨架重排,...
生命之树研究的重要目的是利用分子和其它分支学科证据构建系统发育树,并与地学和古生物学交叉和融合,建立能够反映现存和灭绝生物类群系统发育关系的“树”。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被子植物中具有共生固氮作用的10个科及其近缘的19个不具固氮作用的科组成一个植物支系—固氮分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铢研究员带领研究团组以“生命之树共生固氮植物支系重要类群的起源、分化和环境制约”为题,对固氮分支进行了系统深入...
尼泊尔马桑放线菌共生固氮根瘤的感染和发育。
摘要以pTR102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HN307,其上克隆有来自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的四碳二羧酸转移酶基因dctABD、来自肺炎克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nifA基因和来自pDB30所含的发光酶基因luxAB。经三亲本接合转移,将pHN307导入费氏中华根瘤菌(S.fredii)HN01,YC4和GR3,并考察了转移接合子中p...
茎瘤共生固氮体系及其应用           2007/7/28
期刊信息 篇名 茎瘤共生固氮体系及其应用 语种 中文 撰写或编译 撰写 作者 袁剑刚,徐昊娟,席嘉宾,简曙光,杨中艺 第一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刊物名称 草业科学 页面 18(1): 12-18 出版日期 2001年 月 日 文章标识(ISSN) 相关项目 长喙田菁茎瘤共生固氮体系的重金属抗性及其机理研究
通过抑制差减杂交, 比较了接种华癸中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 7653R的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的根与未接种根瘤菌的对照根在转录水平上的差异, 建立了紫云英共生结瘤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文库, 并在此基础上证实了2个结瘤特异性基因AsⅡC259和AsG2511. 其可读框显示, AsⅡC259和AsG2511编码的多肽链长度分别为134和58个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