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人类学 >>> 人类起源与演化学 人类形态学 人类遗传学 分子人类学 人类生态学 心理人类学 古人类学 人种学 人体测量学 人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人类学 古脊椎动物相关记录138条 . 查询时间(0.251 秒)
从大白鲨到人类,长着上下嘴巴的脊椎动物被称为有颌类,占现生脊椎动物物种数的99.7%。有颌类包括四大类群:盾皮鱼纲、棘鱼纲、硬骨鱼纲和软骨鱼纲,其中前两个纲业已全部灭绝。搞清楚这些大支系之间的亲缘关系,特别是弄清作为陆生脊椎动物乃至人类直系祖先的硬骨鱼类的起源,硬骨鱼纲和软骨鱼纲共同祖先的特征组合,是重建有颌类演化之树的关键。
广西崇左木榄山智人洞发现的距今大约11万年前的人类化石是迄今在东亚发现的最早的现代人,对于研究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的出现与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为了进一步揭示早期现代人在中国出现及演化过程中的健康状况,同时也为探讨中国古人类的生存及健康状况提供数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有关研究人员利用高分辨率工业CT扫描技术对化石标本的内部结构...
安徽和县龙潭洞和县直立人化石发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生活在距今15-41.2万年前,在分类上代表一种进步类型的直立人,其系统位置与较晚的周口店直立人相当。和县人化石也一直是研究东亚直立人演化的重要材料,自和县人化石发现以来,学术界除对人类化石的年代一直有争议外,对和县人类化石形态特征以及相关的演化也存在不同的认识。
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古猿,在10万-200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广泛生活于我国华南及越南北部地区,它体型庞大,推测其身高近3米,体重500公斤左右。巨猿具有厚实的下颌骨与巨大的臼齿,臼齿上覆盖厚厚的釉质层、高高的齿冠和低矮的牙尖,这些特征介于猿类与人类之间,表明巨猿与人类有着非常亲近的关系。自1935年在香港中药铺首次发现巨猿化石以来,古生物学家为探...
在泰国那空叻差是玛省的塔昌地区,此前在几个采砂坑中发现过哺乳动物化石。该地区位于曼谷东北220公里的呵叻高原上,砂坑分布于孟河岸边,其沉积物由未固结的泥岩、砂岩和砾岩组成。化石主要由采砂坑的工作人员收集,并提供给那空叻差是玛皇家大学等机构,也有由古生物学家进行科学发掘取得的材料。在这些化石中,2004年报道了人科的呵叻古猿,使塔昌化石地点引起广泛关注,但化石层位的年代很难精确判断。
铲齿象是一类绝灭的长鼻类,生存于早中新世至中中新世的欧亚大陆,并有证据证明在晚中新世时到达美洲。这类奇异的动物最早于1927年由Borissiak报道,发现于高加索库班地区的中中新世早期地层。此后美国中亚考察队在中国内蒙古通古尔地区最晚中中新世地层发现了大量的该类材料。Osborn在1936年报道这些材料时,将其伸长而扁平的下颌联合部与一把大铁铲并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铲齿象”由此蜚声中外。
鸟类手指同源问题是进化生物学研究领域最具争论性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包括古生物学家和发育生物学家在内的研究者在《自然》和《科学》等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新一轮的激烈讨论。2013年6月17日出版的《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癌症与发育生物学实验室的S. Mackem博士的综述论文,全面回顾了这一争论的原因,比...
江西省萍乡地区自2002年发现恐龙蛋化石以来,已在10多个地点采集了近200枚不同类型的恐龙蛋,并于2008年发现恐龙骨骼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员课题组王强博士等,依据采自江西省萍乡地区上白垩统周田组的恐龙蛋化石,在最新一期的《古脊椎动物学报》(51卷2期)上报道了蜂窝蛋科(Faveoloolithidae)副蜂窝蛋属(Parafaveoloolithus)一新蛋种:萍...
自1975年第一件完整的禄丰古猿下颌化石在石灰坝D剖面出土,禄丰古猿化石地点受到了有组织的保护并进行了系统发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云南省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察队曾经对石灰坝地点进行了5次调查和发掘,共采集脊椎动物109种,其中哺乳动物83属100种,其中发现的三趾马化石定名为Hipparion cf. H. nagriensis, 后来又将其分为两个未定种,Hipparion sp...
丹江口库区果茶场II旧石器遗址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镇果茶场村,坐落在汉水上游左岸第三级阶地,海拔150-155米。2009年4-5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超荣研究员课题组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500平方米,出土石制品132件。2013年5月出版的《人类学学报》刊发该项发掘报告,果茶场II遗址的发掘研究较完整地揭露了石制品组合的特征,为丹江口库区旧石器遗址石制品的综合研究增添...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等人在内蒙古临河巴彦满达呼上白垩统乌兰苏海组新发现了窃蛋龙科一新属种,戈壁乌拉特龙(Wulatelong gobiensis gen. et sp. nov.),最新一期的《古脊椎动物学报》(51卷2期)刊发了该项研究成果。
2011年9至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道县文物管理局的配合下,对位于湖南省道县乐福堂乡福岩洞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面积约20平方米,出土5枚古人类牙齿化石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2013年5月出版的《人类学学报》刊发该项发掘报告,研究人员依据铀系法初步年代测定和动物群面貌判断,古人类活动的年代大致为晚更新世,进一步发掘和研究将为探讨古人类在该区域的演化和生活方式...
在近年甘肃野外考察期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世骐博士与来自兰州大学和甘肃省博物馆的合作者在甘肃天水地区武山县四门镇南峪村地点发现的一件长鼻类下颌标本,标本保存有完整的p3, dp4, m1齿列。经对比研究,该标本为一未成年维曼嵌齿象化石(Gomphotherium wimani),为该类群动物形态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材料。近期《古脊椎动物学报》(51卷1期)刊发了该项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研究员、李强副研究员、王晓鸣客座研究员等人于2006至2012年间对青藏高原喜马拉雅西部札达晚新生代盆地开展的生物地层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共发现了200多个化石地点和数以千计的脊椎动物化石标本,目前鉴定出的动物化石共计33种,包括1种鲤科(裂腹鱼类)、1种鸵鸟(蛋片)和31种哺乳动物。根据哺乳动物化石特别是小哺乳动物化石组合,结合古地磁测年结果,该科研团队认为...
2013年3月18日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报道了中国更新世晚期古人类许家窑(侯家窑)11号个体出现的罕见的先天缺陷病例——巨顶孔,揭示更新世人类具有异常高的罕见疾病发病率,为探究更新世古人类绝灭(或被替代)的原因提供了新证据。这项研究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秀杰副研究员与同事在古人类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