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人类学 >>> 人类起源与演化学 >>>
搜索结果: 1-5 共查到人类起源与演化学 古脊椎所相关记录5条 . 查询时间(0.477 秒)
沟鳞鱼科是在泥盆纪末期就已绝灭的盾皮鱼纲胴甲鱼目中的一个单系类群,其模式属沟鳞鱼属(Bothriolepis Eichwald,1840)的研究历史悠久,是胴甲鱼类中分布最广泛、多样性最高的一个属。全球发现的该属中种的数量迄今已超过60个。除模式属以外,以往得到学界认可的、归入沟鳞鱼科的属仅包括5个——发现于中国云南武定的Wufengshania、越南北部的Vietnamaspis、澳大利亚东南部...
2023年8月1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导完成的热河生物群中古鸟类食性研究。研究人员在1.2亿年前辽西热河生物群古鸟化石胃容物中发现了被子植物早期分支木兰类叶子的植硅体,首次证实了古鸟类叶食性的早期起源和演化。
2023年2月2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周忠和科研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合作,在《解剖学记录》(The Anatomical Record)中国古生物专辑上,在线发表了关于哈密翼龙肩带形态学与骨组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翼龙的飞行机制。
2023年2月13日,《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余逸伦与研究员张驰、徐星完成的关于翼龙多样性大尺度演化的成果。该研究探索了翼龙从起源至灭绝多样性的变化过程以及潜在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翼龙的演化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长达115个百万年的兴盛期和65个百万年的衰亡期。兴盛期伴随着多波净成种速率的峰值、较高的形态多样性和形...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秀杰、研究生潘雷及美国合作者通过对世界各地古人类化石鼻腔底部形态类型的对比,发现东亚地区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双层型内鼻底”的出现情况也非常高,与尼安德特人没有显著差异,提出双层型内鼻底并非尼安德特人独有特征的观点。9月21日,国际期刊Anthropological Science在线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