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物理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0.596 秒)
李全军,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获得博士学位,留校参加工作。2015年-2016年,以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阿岗国家实验室Prof. Dr. Guoyin Shen领导的HPCAT研究团队进行合作研究。目前主要从事高压结构相变、高压下纳米材料的结构和物性、以及纳米材料制备和性质等方向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子课题各1项,并参与多...
马琰铭,2004.12-至今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长期从事凝聚态理论、晶体学(包括晶体生长、晶体化学等)、超导物理学、高压物理学、量子调控等方向研究。先后发表主要的论文多篇。
何军坡,复旦大学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活性聚合反应机理、可控结构聚合物的合成。主要奖励和荣誉:2001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03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4年度霍英东基金会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一等奖)。
邱枫,复旦大学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他的研究领域:高分子凝聚态物理、生物细胞膜的形态和功能、共轭聚合物和量子点复合材料。代表性论文:Liang XY, Lin MY, Qiu F*, Yang YL*, Budding Dynamics of Multicomponent Tubular Vesicles,J. Am. Chem. Soc., 2005, 127, 17996-1799...
李同生,旦大学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他的研究领域:高分子摩擦的凝聚态物理问题、高分子材料摩擦磨损机理研究、高性能自润滑材料及应用技术。主要奖励和荣誉 :国家发明三等奖(第六完成人) The 3rd Class Award of State Invention (1989);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六完成人);The 1st Class Award of Natural Science...
王英杰,博士,硕士生导师,地图学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空间信息可视化与电子地图系统集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旅游资源评价与管理信息系统;空间信息的时空认知与标准化研究等。出版专著3部、主持和参加了10多部地图与电子地图集的设计、制作与出版,主持和参加了多个国家信息标准的文本起草和多类地图可视化软件的开发和注册登记,曾获省部级和国家科学进步奖多项。
刘晓星,男,工学博士;200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天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在法国格勒诺布尔综合理工(Institut Polytechnique de Grenoble, INPG)做博士后,从事粉体物料的填压、烧结及力学测试等的离散单元法数值模拟研究。2010年10月至2012年9...
袁方利 博士,研究员,1989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199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6年5月至1998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原化工冶金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8年6月开始在中科院过程所工作。2003年1至2003年12月在韩国化学研究院做高级访问学者,2007年4-6月受邀到韩国地质与资源研究所开展合作研究,2009年2-4月在日本埼玉大学做高...
薄拯,男,1982年出生,浙江衢州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员(IEEE Member),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2003年和2008年分别获浙江大学获工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后(Postdoctoral Research Associate)。2011年8月通过浙江大学海外优秀人才“绿色通道”计划引进回国,并晋升...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许甫荣教授的博士生亓冲与导师许甫荣教授、以及瑞典皇家理工大学的合作者,从微观R矩阵出发,研究了原子核集团结构与集团衰变现象,得到了一个可以描述α粒子衰变和其他集团衰变的统一的线性关系,能很好定量描述目前观测到的实验数据,具有很强的理论预言能力,这对于滴线区核的集团衰变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发表在Phys. Rev. Lett. 103, 072501 (2009)。
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6月18日发布了2009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同时受理开放课题申请,截止日期为2009年7月25日。
山西大学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原山西大学量子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2001年8月通过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组织的专家论证,2001年10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开始建设,并于2002年12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主要研究方向:1、量子光学基础和应用;2、光与原子相互作用;3、全固态激光技术和光量子器件。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拨款开始建设,1994年通过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验收通过并正式对外开放,依托单位为北京大学。开展与纳米材料以及光电子学相联系的材料和材料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实验室主任为龚旗煌教授,副主任为张酣教授和王福仁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甘子钊院士,副主任为杨国桢院士和戴远东教授。
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7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1年4月通过验收,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系列,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涵盖了超导体研究的各个方面,即新超导体的探索,高温超导机理和相关物理研究,薄膜制备以及超导薄膜器件应用研究等。
吴光恒,男,1952年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凝聚态物理中心课题组组长,所学术委员。1980年至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从事半导体物理和半导体单晶生长动力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磁性单晶的物性研究,新智能材料探索,金属和合金的应用功能开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