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物理学 核素相关记录71条 . 查询时间(0.316 秒)
2024年2月19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合作单位首次合成了缺中子新核素锇-160和钨-156,揭示了中子数为82的壳效应在极端缺中子核素中增强的现象。2月15日,相关研究成果以亮点文章编辑推荐的形式,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并被美国物理学会Physics杂志在线报道。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与合作者合成了新核素锕-204,这是锕元素质子滴线外的第4个核素。相关成果发表在Physics Letters B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与合作者合成了新核素钍-207,并发现了Z>82, N<126核区α衰变能的奇偶效应,相关成果以Letter的形式于5月19日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C上。
远离稳定线的原子核结构研究发现了大量的奇异现象,如原子核晕的形成、新幻数的产生、新的衰变模式等。质子滴线外的非束缚原子核会自发出射质子到达更稳定的末态;由于核子的对效应,其中偶质子数原子核倾向于同时发射两个质子。近年来,在轻质量区极丰质子的滴线外原子核中,还发现了稀少的三质子和四质子发射现象。这类奇特的衰变模式为研究质子滴线外的新核素提供了强大的谱学手段,揭示出丰富的核结构和核子关联信息。
日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智焕和华辉课题组及合作者在质子滴线外新核素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在实验中观测到四质子不稳定原子核18Mg,其比自然界稳定存在的最轻的镁同位素少6个中子,通过奇特的四质子发射模式衰变到长寿命的14O末态(图1);实验同时发现18Mg中可能的第一个2+态,为质子滴线附近N = 8幻数的消失提供了新的证据。2021年12月22日,相关研究成果以“...
日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智焕和华辉课题组及合作者在质子滴线外新核素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在实验中观测到四质子不稳定原子核18Mg,其比自然界稳定存在的最轻的镁同位素少6个中子,通过奇特的四质子发射模式衰变到长寿命的14O末态(图1);实验同时发现18Mg中可能的第一个2+态,为质子滴线附近N = 8幻数的消失提供了新的证据。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首次合成新核素铀-214,并在重核区首次发现强的质子-中子相互作用导致α衰变中α粒子形成几率显著增强的现象。相关研究于4月14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寻找和合成极端条件下的原子核是当前核物理研究的重要课题。α衰变是重核区原子核的普遍衰变模式。虽然α衰变规律已经被研究了一百多年,但是原子核理论依然无法完美解释:α粒子究竟是如何在原子核中形成的?它的形成又受到哪...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及合作者日前首次合成新核素214U,并在重核区首次发现强的质子-中子相互作用导致α衰变中α粒子形成几率显著增强的现象。相关成果于4月14日以亮点文章“编辑推荐”(Editors’ Suggestion)的形式发表于国际顶级物理学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并同时被美国物理学会的Physics杂志在线报道。寻找和合成极端条件下的原子核是当前核物...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获悉,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国评价核数据库》最新版本CENDL-3.2正式发布。相较前一版本,新版CENDL-3.2核素数量由240种增加至272种,并且数据质量、数据种类均有大幅度提升。
2019年5月27日,上海应物所所庆60周年系列学术报告在学术中心302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同济大学任中洲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刘峰教授分别做了题为“新元素和新核素研究进展”,“量子色动力学的相结构和相变临界点的寻找”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上海应物所副所长马余刚院士主持。来自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唐爱洪研究员、山东大学梁作堂教授以及相关科研人员、研究生参加了学术报告。
大力发展核电是我国能源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与核能发展密切相关的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成为影响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学科中心石伟群课题组在超分子固相材料用于放射性阴离子分离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nion-adaptive crystalline cationic material for 99TcO4- trapping(...
北师大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张丰收教授参与的重离子核反应实验采用188 MeV的40Ar束轰击187Re同位素靶,基于熔合蒸发反应机制在3n蒸发道成功产生目标核并通过能量、位置、时间关联的鉴别方法鉴别出半衰期仅为20181206154408016040605354.pngμs的缺中子新核素224Np。实验观测到两条衰变链,分别衰变到子核220Pa的两个激发态,其α衰变能分别为9137(20) keV和8...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应用等离子体研究室陈长伦课题组研究了放射性核素诱导氧化石墨烯的团聚行为及相关机理,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环境类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环境科学技术》)上。
南华大学中核集团核素配位化学重点学科实验室5年来重要发表论文清单。
本实验室是国内唯一专门开展铀钍等核素的配位化学及在核素分离、分析和生物效应等方面应用研究的研究机构。在核素配位分离化学研究方面,进行了铀矿冶过程中和铀污染处理过程中的铀配位浸出分离和铀配位提取分离等方面的研究,相关研究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国防和核工业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核素配位分析化学研究方面,建立了以铀配位反应为基础的铀产品成分分析的系列国家标准,是国家铀产品成分分析的仲裁单位(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