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基因组测序相关记录98条 . 查询时间(0.195 秒)
紫杉醇是目前已发现的最优秀的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已经研究了30多年,而超大的基因组和复杂的代谢路线是途径解析的主要限制因素。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与西北工业大学、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欣贝莱生物等合作,首次完成了喜马拉雅红豆杉超10Gb的染色体水平的全基因组测序,并通过复杂基因组组装与分析,解析了红豆杉中生物合成紫杉醇的关键基因簇,对紫杉醇合成途径的起源与进化机制进行了探索...
2023年4月22日,《科学》发表的一项大规模研究分析了12000多名患者癌细胞基因组中隐藏的数亿个突变,筛选确定了几十个新的DNA突变特征,这些特征可能为癌症的遗传和环境原因提供线索。在某些情况下,这也可能帮助临床医生为病人选择最佳的个人治疗方法。
近日,《科学》杂志连发6篇论文,公布迄今为止最完整的人类基因组测序结果,这也是第一个完整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该系列研究主要由国际科学团队端粒到端粒联盟(T2T,Telomere-to-Telomere)完成,联盟成员包括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华盛顿大学等。2003年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的完整序列时,其实并不准确,有大约8%的基因组从未被完全测序。新完成的基因组被称为T...
普通猕猴(Macaca mulatta)是我国种群数量最丰富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也是生物医学研究中重要的模式动物。人类和圈养猕猴都存在慢性腹泻,并导致肠炎症和反复腹泻,从而会严重影响人和猕猴的生长发育。慢性腹泻在我国圈养猕猴,特别是在幼年猕猴中存在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了解肠道微生物在慢性腹泻猕猴中的作用机制,并为人类腹泻提供重要的疾病模型,四川大学灵长类动物研究团队通过对一个圈养猕猴种群的长期...
温带荒漠生态系统是典型的脆弱生态系统,其稳定性的维持与改善关系着我国西部乃至全国的农业及生态安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通过对不同水热环境沙漠中植物局域适应性分化驱动机制的研究,不仅能全面挖掘抗逆遗传资源,还能进一步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下荒漠植物的响应方式,为温带荒漠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和改善提供合理有效的理论指导。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 (L.) Moq.)...
紫杉醇是目前已发现的最优秀的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已研究多年,而超大的基因组和复杂的代谢路线是途径解析的主要限制因素。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与西北工业大学、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合作,首次完成了喜马拉雅红豆杉超10Gb的染色体水平的全基因组测序,并通过复杂基因组组装与分析,解析了红豆杉中生物合成紫杉醇的关键基因簇,探索了紫杉醇合成途径的起源与进化机制,为完全解析紫杉醇生物合成...
番石榴(Psidium guajava)是桃金娘科的重要果树,主要产于美洲和亚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它因适应性强、容易栽培,产量高,且富含维生素C(抗坏血酸)等营养物质而广受欢迎,被誉为“热带苹果”。番石榴果实是重要的天然维生素C来源,但其维生素C合成的遗传基础却少有研究。桃金娘科是植物果实类型演化研究的重要模式,兼有肉质的浆果(如番石榴)和木质的蒴果(如桉树),但它们的果实的肉质化和木质化分子机制...
2020年10月29日,《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Research)在线发表了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与大数据中心、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团队关于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组数据库gcType的文章。gcType是由我国牵头的全球模式微生物基因组测序计划的重要成果。模式菌株(type strains)是在给微生物定名、分类记载和发表时,以纯菌状态所保存的菌种,是...
2020年10月20日,我所与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在国际著名综合学术期刊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题为“古DNA证据揭示热带牛科动物对狩猎活动在青藏高原盛行至新石器时代晚期起到促进作用”的研究成果。本项研究首次完成了青藏高原牛科动物古DNA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工作,将印度野牛分布的北界从此前的约北纬29...
超微型浮游藻类(粒径≤3μm)简称超微藻,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中,在水生生态系统尤其是微食物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具有更高的CO2固定效率,对水体初级生产力的贡献量可高达90%,并且其潜在的混合营养代谢功能对浮游细菌的种群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Mychonastes homosphaera是长江中下游富营养化湖泊(巢湖,鄱阳湖)常见的优势超微真核藻,但其对富营养化湖泊的适应及进化机制尚未得到...
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南方蛋白饲料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团队联合有关高校和企业,历时4年完成了大蒜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工作。作为首个葱属物种中完成测序基因组,大蒜基因组测序组装工作的完成,对于研究物种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植物》上。
虽然驯化的金鱼在形态上表现出高度多样化,但我们对它们的表型遗传基础却知之甚少。日本大阪大学的崑哲夫等研究人员通过对异源四倍体金鱼基因组转座因子的分析发现,自金鱼和鲤鱼祖先全基因组重复事件发生以来,金鱼的两个亚基因组发生了不对称进化。研究人员对27种驯养和野生金鱼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鉴定出6000多万种基因变异,并建立了主要金鱼品种的种群遗传结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和品系特异性变异分析,揭示了与背鳍丢失...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康明研究组科研人员冯超等科研人员完成了首个喀斯特植物怀集报春苣苔的全基因组测序。在此基础上发现该物种在经历了双子叶植物共有的γ基因组复制事件后,又经历了至少两次近期的全基因组复制事件,其中最近一次基因组复制事件为长蒴苣苔亚族植物所共有,发生在大约20.6-24.2百万年前(中新世早期)。推测认为最近一次基因组复制事件可能促进了长蒴苣苔亚族早期的物种快速分化,并导致了大量基因的滞留。...
据英国《自然》杂志27日发表的一篇癌症学论文,欧洲科学家团队通过对类器官展开的全基因组测序首次明确,结直肠癌的一个特殊突变特征与细菌感染有关。这一特征能直接追溯到一种特定的大肠杆菌菌株,而它在20%的健康人体内都存在。尽管各种肠道细菌已被证实与结直肠癌有关,但细菌对产生癌症突变的直接作用,此前一直未得到确认。某些大肠杆菌菌株携带的基因簇可以产生一种化合物——“colibactin”,这是一种能损伤...
2019年10月17日,公卫学院王超龙教授与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刘建军教授及新加坡万人基因组联盟(SG10K Consortium)合作,在生物领域顶级期刊《细胞》(Cell)(影响因子36.22)上发表了名为“Large-Scale Whole-Genome Sequencing of Three Diverse Asian Populations in Singapore“的封面文章,报道了对2...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