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生物学 监测相关记录190条 . 查询时间(0.726 秒)
2021年12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内蒙古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启动暨2021年进展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相关领导、我校副校长高光来和科技处负责人、以及来自九个项目承担单位的50余名项目骨干参加了线上+线下会议。启动会议由内蒙古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刘崎峰主持。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刘垠)20日,科技部在京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1年度报告》,其中,“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专题指出,近10年,中国大宗粮油作物产量年增长率为0.5%,形成了“南方稳产、北方优势产区集聚”的总体格局。
由黑龙江所冷水性鱼类病害防控科技创新团队王荻等人申请的“鲑鳟细菌性病原耐药监测系统V1.0”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为2021SR0716325。该系统是鲑鳟细菌性病原耐药监测数据收集分析软件,简便快捷,无需专业技能及培训即可无忧操作,方便用户对耐药监测数据进行登记,管理和分析。
2021年9月23日,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的省地方标准《城市绿化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规程》顺利通过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林业局共同组织的专家组审定,并建议尽快形成报批稿。该标准参照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和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CS)的有关项目方法学,结合我省实际和城市绿化工作要求开展编制。进一步规范了城市绿化碳汇项目的设计、基准线的监测、减排量的计量等项目实施工作,填补了CCER备...
铁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过渡金属,它作为各种生化活动的辅助因子,参与包括氧气运输、能量代谢和DNA合成等。还原型铁(Fe2+)和氧化型铁(Fe3+)在体内芬顿型氧化还原反应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过量的铁(Fe2+/ Fe3+)会导致可破坏细胞微环境中的脂膜、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的高活性羟基自由基(·OH)的产生从而诱导细胞死亡。因此细胞内的铁稳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前提。在细胞铁代谢中,铁稳态是在各...
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Douglas Yu课题组在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MEE)上发表了第一篇描述“生物多样性汤(Biodiversity Soup)”这一高通量条形码技术流程的论文。如今,高通量条形码技术在环境保护和管理相关决策研究中的适用性已获得广泛共识,但是若要在更广的领域应用该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减少PCR扩增、文库构建以及测序带来的...
锌的稳态与许多生理过程和疾病发病密切相关。不同的细胞器具有不同的Zn2+水平和动态,许多涉及多个细胞器的生理过程也与Zn2+的波动有关。特别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Zn2+在自噬中起关键作用,自噬可以促使细胞内Zn2+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在自噬过程中确定细胞器之间的Zn2+信号关系十分重要。
2021年01月18日,德国拜仁州加米施-帕滕基兴医院发现一种此前未知的新冠病毒变体。目前尚不清楚病毒突变的来源以及它是否更具传染性。而为了防止更具传染性的新冠病毒突变进一步蔓延,德国联邦卫生部决定加强对新冠病毒突变的监测,未来将对所有核酸检测阳性样本的至少百分之五进行基因组测序。
了解湖南省新冠肺炎各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方法 依据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文件,全省365所医疗机构每周二、五上报其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由湖南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收集数据,分析新冠肺炎救治相关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
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胃癌临床分期判断、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宝鸡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13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anPatrolTM CTC-二代捕获技术检测外周血CTCs,并根据上皮-间质转化(EMT)理论进行CTC分型,分析CTCs数目及分型与胃癌临床分期、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版纳植物园景观生态研究组副研究员白杨与其合作者,以上海市生态保护红线实践为案例,提出了针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保护和系统评估的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与评估框架,以遥感监测为基础,辅以空中和地面实况核查。该框架的特点为:(1)全面性:监测指标能全面反映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2)连续性:监测指标长时间连续观测;(3)标准化:所有监测站点的监测指标选择与监测方式尽可能一致,以便于数据整合...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大伟带领的蛋白质合成与微生物代谢研究团队与研究员林建平带领的酶设计平台团队合作,实现了在同一个蛋白模板上,建立糖酵解途径(EMP)和磷酸戊糖途径(PPP)中3个生物传感器。研究人员基于蛋白型生物传感器机理,以人源的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为配体结合域,建立了磷酸戊糖途径中5-磷酸核糖-1-焦磷酸(PRPP)生物传感器,并以该蛋白作为模板,...
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维康桑格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及其合作者,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算法,利用计算机视觉分析癌症患者的组织样本。他们已经证明,该算法可以区分健康和癌症组织,还可以识别肿瘤中160多个DNA和数千个RNA变化的模式。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自然—癌症》,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改善癌症诊断、预后和治疗方面的潜力。癌症的诊断和预后主要基于两种方法。一种是组织病理学家在显微镜下检查癌症组织的外观。另一...
最近,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宋立荣研究员团队与以色列海洋湖沼学研究所Kinneret湖实验室合作在国际知名杂志Water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Bloom-forming toxic cyanobacterium Microcystis: quantification and monitoring with a high-frequency echosounder”的论文。
用荧光标记同时分析多个细胞群,是一种检测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高效、可靠方法,加快了这个一直以来繁琐和受限的过程。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研究人员开发的这个新方法,也可以用于研究炎症或癌细胞转移过程,以及评估潜在的治疗方法。细胞通过细胞黏附在血管中移动——细胞表面的特殊分子相互作用和附着。在血流中,剪切力作用在细胞上,帮助协调细胞黏附。但这种控制会导致炎症和疾病,如癌症,同时,病原体也利用细胞黏附感染宿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