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凝聚态物理学 >>> 凝聚态理论 金属物理学 半导体物理学 电介质物理学 晶体学 非晶态物理学 液晶物理学 薄膜物理学 低维物理 表与界面物理学 固体发光 磁学 超导物理学 低温物理学 高压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凝聚态物理学 教授相关记录27条 . 查询时间(2.813 秒)
托萨蒂·埃瑞奥,男,意大利国籍,凝聚态物理学家。1970年获得意大利比萨高师博士学位。意大利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意大利政府联合成立的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凝聚态物理部创始人之一和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SISSA)凝聚态物理研究部创始主任。
沈志勋(Zhixun Shen),男,美国国籍,物理学家。1962年7月生于浙江,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89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斯坦福大学讲席教授,斯坦福大学SLAC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毛河光(Ho-kwang David Mao),地球物理学家。美国国籍。生于中国上海。1963年获台湾大学地质学学士学位。1966年、1967年获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卡耐基研究所地球物理实验室和高压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3)。1989年获国际高压界最高奖——布里季曼奖。1976年与P.M.Bell合作改进的金刚石压腔(DAC)可达100GPa(1Mbar),...
雷干城(Steven G. Louie),美国国籍,凝聚态物理学与材料科学家。1949年3月出生于中国广东。1972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讲座教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资深科学家、美国能源部能源材料激发态现象计算研究中心(C2SEPEM)中心主任。200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9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
安德烈·盖姆(Andre K. Geim),男,荷兰和英国双重国籍,物理学家。1958年10月出生于俄罗斯。1987年获得俄罗斯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现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Regius教授和英国皇家学会研究教授。2007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01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朱经武(Ching-Wu Chu),美国物理学家。1962年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1965年、1968年分别获美国Fordham大学、圣迭哥加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人文科学院院士和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1988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美国科学院Comstock奖,1994年获超导科学卓越成就奖。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大学超导研究中心主任、物理系教授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健教授被全球华人物理和天文学会(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Chinese Physicists and Astronomers, OCPA)授予2022年度“亚洲成就奖”(Achievement in Asia Award (AAA),Robert T. Poe Prize)
教育背景:2006.03-2009.03 上海交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 博士;2004.09-2006.03 上海交通大学(硕博连读) 硕士;2000.09-2004.06 上海交通大学 学士。
大腔体压机因其在高压下精确的温度控制、均一的温度分布、较大的样品合成腔体(毫米到厘米级别),在地球科学、行星科学、材料、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以及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的是,利用大腔体压机合成的金刚石已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在国家需求、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等领域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根据压力产生定律,受限于大腔体压机的较大腔体面积,尤其是在高温下,其压力产生的极限往往低于25-27万大气压(1万...
近日,上海交大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王如竹教授团队在Cell Press旗下期刊Joule上发表了题为“A thermal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electronic devices based on moisture sorption-desorption processes”的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固体吸附剂涂层解吸过程实现电子设备强化散热的新策略。该文第一作者是博士...
李有泉,长江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省特级专家,博士后 1991~1992 浙江大学,博士 1986~1989 兰州大学物理系,硕士 1983~1986 兰州大学物理系,学士 1979~1983 兰州大学物理系,研究领域:1、理论物理: 凝聚体的新奇量子效应及其潜在应用2、凝聚态物理: 关联系统和介观体系物理。
秦国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半导体中杂质、缺陷和深能级;金属与半导体接触;纳米硅和纳米锗体系发光;纳米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原型器件;硅基和石墨烯基有机半导体电致发光;化合物半导体/硅键合电泵激光;Perovskite等新太阳电池材料和物理;室温辐照吸杂及其物理机制。先后指导博士生和硕士生和博士后60余名。博士生中金鹰获第21届半导体物理国际会议最佳青年论文奖和叶企孙物理奖...
胡林,女,贵州大学物理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教育部“物理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贵州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教学名师。主要从事软凝聚态物理学领域的研究,是国内较早从事软物质研究的学者之一,95年研制出我国第一份羰基铁磁流变液,其研究工作在国内同行具有一定影响。曾获贵州省科学进步三等奖3项,四等奖1项。在重要刊物上...
胡林,女,贵州大学物理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教育部“物理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贵州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教学名师。主要从事软凝聚态物理学领域的研究,是国内较早从事软物质研究的学者之一,95年研制出我国第一份羰基铁磁流变液,其研究工作在国内同行具有一定影响。曾获贵州省科学进步三等奖3项,四等奖1项。在重要刊物上...
杨玉良,复旦大学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他的研究领域:高分子凝聚态物理(高分子链构象统计;高分子液晶及囊泡等软物质斑图生成;高分子自组装等)、运用固体核磁共振研究固体结构、取向和分子间运动相关性、高分子薄膜(BOPP)拉伸流动的稳定性理论研究及聚合物的高性能化。主要奖励和荣誉:200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Second-grade prize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