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国语言 >>> 汉语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中国语言 介词相关记录17条 . 查询时间(0.131 秒)
“坐”是古汉语中常见的法律术语。近有吴柱(2019)一文(以下简称《疏证》)厘清了古籍中部分存在歧解的“坐”的故训。不过该文在讨论“坐”的介词用法产生问题时,在论证过程和方法上多有与汉语史实际不符之处。本文认为“坐”介词用法系由吸收了句式所在语境包含的“因为”义而产生。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课件第六章第三节 古代汉语的介词
在殷墟甲骨文中,“自”除了用作名词、副词之外,主要就是用作介词介词“自”主要有三种用法,即引介时间、引介处所、引介祭祀对象。引介处所的“自”具体说来又包括处所介词“自”、方位介词“自”、场所介词“自”和范围介词“自”。本文先探讨与处所介词“自”有关的一些短语和格式,如“有去自雨”“亡去自雨”“亡自”“有求自”以及“惠入自……”“于入自……”,然后再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角度对甲骨卜辞中的处所介词...
贝罗贝、宋娜:保定方言时间前置介词“投”及其历时演变——兼与普通话后置介词“之前”比较。本文探讨保定方言表示两个顺序事件的时间标记前置词“投”。普通话的“X+前(之前)”中的“前”是后置介词,冀鲁官话保定方言与其对应形式是前置介词 “投+X”。如例 (1),“投”表示“之前,以前”的意思,即在已经提及的事件之前的某一个时间。
本文从共时方言分布和历时语法演变两方面论证了汉语方言“V+的+NL”句型中的“的”来源于“得”,两者在语法、语音上的一致性说明汉语方言处所介词“的”可能是近代汉语处所介词“得”的遗留。处所介词“得”至迟于晚唐五代产生,于明代发展成熟,并沿用至清末,其语法化的路径为:“抵达”义动词〉趋向补语〉处所介词
“沿顺”义处所介词主要有“缘、循、随、沿、顺、寻”等,该类介词呈现出内部层次性:其一,各成员的虚化程度不同:顺>沿>随>缘>寻>循;其二,同一介词虚化程度不同:动词>半介词>准介词介词。在“(N)·V1(缘、循、随、沿、顺、寻)·N·V2·(N)”结构中,V2 的[±运行]义与N 的[±空间]义的组配关系,制约着V1 的介词化程度。形成语法化内部层次性的原因主要是源义的制约,同类介词中,源义单纯...
本文从语义结构分析和句法结构变异入手,考证了连-介词“跟、和(hàn)、给”在方言口语中功能扩展为处所介词的不同路径和机制。指出“跟、给”表处所是内部因素促动的功能扩展,其中“跟”由行为动词到处所介词的演变是以其义素呈现结构式“跟在后面”为平台,在顺承复句前一小句中通过省略羡余成分以及重新分析完成的。“给”是以变异双宾句为平台,借助特定的语义关系而由受益介词演变为处所介词的。“和(hàn)”表处所...
本文从语义结构分析和句法结构变异入手,考证了连-介词“跟、和(hàn)、给”在方言口语中功能扩展为处所介词的不同路径和机制。指出“跟、给”表处所是内部因素促动的功能扩展,其中“跟”由行为动词到处所介词的演变是以其义素呈现结构式“跟在后面”为平台,在顺承复句前一小句中通过省略羡余成分以及重新分析完成的。“给”是以变异双宾句为平台,借助特定的语义关系而由受益介词演变为处所介词的。“和(hàn)”表处所...
《现代汉语介词结构漂移的语用功能解释》为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现代汉语介词结构漂移的语用功能解释”(项目编号12JYC740059)的最终研究成果。该部著作由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林忠博士著,于2013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著是中国第一部专门研究介词结构漂移的学术著作。
历时地看,“于”的使用的总趋势是渐趋衰亡,即由“V+于+G”逐渐向“V+G”演变,但是整个上古时期“V+N+于+G”一直存在,不同类型的存在和变化都有各自的原因。“V+N2+N1”的结构不管N2是否是代词均成立,我们认为这是双宾语结构,不是省略介词“于”所致。
介词+X+方位词”这一格式,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里有较大争议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一格式的性质我们认为,格式中的“方位词”已经不是独立使用中的方位词,而是一个兼有方位词、半方位词、非方位词性质的词。其发展道路是由方位词变非方位词,走汉语语法化道路。这一格式也是一个介宾结构。对这一格式中“方位词”隐现问题的研究,通过重点评述樊海燕《现代汉语方位词隐现问题研究》一文,说明问题实际远未得到解决,还有待于广大...
本文描写现代汉语介词中的“对”和“对于”在句法分布上的异同,揭示其相同分布的条件和互补分布的条件。在本文之前,《现代汉语八百词》(1980:157;158)有这两个词的介绍,在比较这两个词的异同时,指出:“a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b'对'可用在助动词、副词的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前(有停顿),意思相同。'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只能用在另两个位置。”根据我们的观察,“对于”也能...
甲骨文”在“字介词用法例证     甲骨文  介词         2013/6/20
甲骨文”在“字常用在动词之后引进动作的对象,从词义上讲已无存在义,从语法上讲已很难将”在“字和动词点断而各自独立,其用法和表引进对象的介词”于“相同,应承认这些”在“字已是介词,"在”字动词和介词的分化,在商代已初步形成。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的观点是索绪尔提出的。索氏构建语言系统论而提出语言和言语、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联想关系和组合关系、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等一系列范畴,在语言学领域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其“联想关系”说反映了索氏理论的心理主义观念,很难不影响其所谓“语言学的唯一的、真正的对象是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之主张的实施,于是丹麦学者叶尔姆斯列夫(Louis Hjelmslev,1899-19...
介词“自/从”历时考     介词      古汉语       2008/1/21
文章调查了古汉语的多部重要文献典籍中的介词“自”和“从”,在描写与统计的基础上发现:表示时间、处所起点的介词“自”和“从”在发展上是不平衡的,特别是时间介词“自”同处所介词“自”的对比,证明了“从”代替“自”是从处所的起点始,萌芽于上古晚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