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居群相关记录83条 . 查询时间(0.092 秒)
2021年5月4日至6日,版纳植物园园林园艺部蕨类研究组科研人员在布龙州自然保护区开展滇南地区蕨类植物野外调查时,在布朗山乡的一条溪谷发现翼囊蕨的自然分布居群,通过对整条溪谷内翼囊蕨个体的清点,共计有约200株。
记者2021年5月7日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该园科研人员在勐海县布朗山乡的一条溪谷发现翼囊蕨的自然分布居群,共计约200株。这是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翼囊蕨最大自然居群
日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组成的一个考察队在对云南省红河县山地未来种质资源创新中心进行植物资源本底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滇南苏铁居群。据悉,由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刘恩德博士、郭建伟博士等人在这个创新中心开展第一次植物资源本底调查时,发现5株零星分布的苏铁,经昆明植物研究所苏铁研究专家龚洵研究员鉴定为滇南苏铁。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刘恩德博士率领的考察队在对红河县山地未来种质资源创新中心(简称“红河创新中心”)进行植物资源本底调查的过程中,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大羊街乡“红河创新中心”基地内发现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滇南苏铁居群。据悉,2020年4月17日,由刘恩德博士、郭建伟博士、李冰玉、邹娇、王存花等组成的考察队在对“红河创新中心”开展第一次植物资源本底调查时发现5株零星分布的苏铁,...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德铢领导的植物多样性与基因组学团队与法国国家农业研究所研究员Arndt Hampe合作,选择向南可分布至热带地区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樟科乌药(Lindera aggregata)作为研究对象,共采集19个自然居群,基于4个叶绿体片段和15个核低拷贝基因(通过转录组设计)的分子数据,通过遗传格局、分化时间、系统发育、历史基因流等分析,结合现代与末次冰盛期时的潜在分...
2013年初,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在湖南莽山发现珍稀濒危蕨类岩穴蕨之后,受到业内广泛关注,并被国际生物多样性机会中国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通讯》(2013年第一期,总第66期)全文收录。2013年11月,辰山科研人员韦宏金在湖南桑植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再次发现大面积的岩穴蕨居群
自然选择以及遗传漂变是决定植物居群的遗传与表型分化的重要进化力量。在一些常见的动植物中,自然选择(selection)以及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如何影响物种的适应性表型性状分化的研究已有大量的报道,然而对于片断化分布的濒危物种而言,小且相互隔离的居群的数量性状如何响应自然选择以及遗传漂变目前还知之甚少。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姚小洪副研究员和叶其刚副研究员合作,以分布于长江三峡的中国特有濒...
莲作为集观赏、食用、药用于一身的重要水生植物,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但由于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使得野生莲的生境地遭到严重破坏,野生莲资源濒临灭绝。因此研究野生莲居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对野生莲资源的保育具有重要意义。
奥陶纪末大灭绝对全球生态系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后的复苏期是否已适合生物生存?华南在该次灭绝事件后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些问题引起很多学者的兴趣。已有的相关研究通常以群落或动物群为研究目标,很少关注对环境颇为敏感的居群(population)。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黄冰副研究员、戎嘉余院士以及英国Durham大学的David Harper教授于贵州湄潭地区发现了有笔石证据证明是志留纪初鲁丹期(R...
奥陶纪末大灭绝对全球生态系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后的复苏期是否已适合生物生存?华南在该次灭绝事件后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些问题引起很多学者的兴趣。已有的相关研究通常以群落或动物群为研究目标,很少关注对环境颇为敏感的居群(population)。我所黄冰副研究员、戎嘉余院士以及英国Durham大学的David Harper教授于贵州湄潭地区发现了有笔石证据证明是志留纪初鲁丹期(Rhuddanian)中晚期...
采用4对微卫星引物对大叶藻的7个地理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分析。扩增148株大叶藻得到57个等位基因, 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大叶藻居群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87,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417。青岛湾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A=7.750, AR=7.043),俚岛居群最低(A=4.750, AR=4.543)。从Fst值来看,7个大叶藻居群间属于中度分化。UPGMA系...
选用8对多态的微卫星引物, 研究了毛红椿(Toona ciliata var. pubescens)核心居群和边缘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 边缘居群的观察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并不比核心居群低, 甚至更高。普通广布和稀有地方等位基因在所有居群中均有分布, 而普通地方和稀有广布等位基因分别仅在5个和3个居群中有分布。从4种类型等位基因总数上看, 边缘居群高于核心居群, 特别是边缘居群的稀...
板栗和锥栗天然同域居群的叶表型变异研究。
云南金钱槭天然居群等位酶遗传多样性研究。
中国西南葱属10种20居群的核型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