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物理学 量子纠缠态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155 秒)
量子信息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是构建光量子信息网络,实现多用户的远距离量子通信。目前各类型光量子网络的庞大体积是其走向实用的一个瓶颈。通过光子纠缠态实现多方通信的关键环节是纠缠态的分发原理探索和器件研发,满足每两个用户能够共享纠缠态,以实现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秘密共享、隐形传态等通信过程。但是,现有的光子纠缠态分发方案所包含的传统光学元件数量随着组网用户的增多而迅速增加,这严重制约了光量子网络的集成化...
2021年11月22日,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高维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与电子科技大学王子竹教授、奥地利高小钦博士、Miguel Navascués教授等合作,首次实现了高维量子纠缠态的最优检测。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量子纠缠量子信息过程的核心资源,如何在实验上制备和检测量子纠缠量子信息领域的基本任务。然而,随着系统维度数和粒子数的增加,量子态层析技术这种传统的检测量子纠缠态的方法消耗的资源将会指数增长,因而在实验上不具备可扩展性。为了解决高维纠缠检测这一难题,研究组曾利用基于保真度的纠缠目击方法检测了32维的两体最大纠缠态,保真度达到了世界上最高水平[Phys. Rev. Lett.125, 090503...
中国科技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高维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与奥地利马库斯·胡贝教授研究组合作,首次实现了高保真度32维量子纠缠态。本成果为进一步实现各种高维量子信息过程和研究高维系统的量子物理基本问题打下重要基础。据悉,该成果8月28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为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特任副研究员胡晓敏博士和博士研究生邢文博。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首次实验实现了最优效率的多光子纠缠态检验,该团队李传锋、陈耕、许小冶等人构造了一种新的纠缠态测量方法,可以快速检验出实际制备的多体纠缠态相对于目标纠缠态的保真度,测量精度达到海森堡极限,更重要的是该方法所需测试样本数不会随着纠缠态规模增大而增加。该研究成果7月17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关于量子纠缠,科学家的研究对象多是光子。但最新研究表明,经过调控,分子尺度也可以出现量子纠缠现象。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教授林毅恒团队与美国合作者,在离子阱体系实现带电原子和带电分子的联合调控,首次制备了单原子和单分子之间的量子纠缠态,并且通过定量表征手段,确定产生的量子纠缠超过临界阈值。该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这项成果对未来利用分子进行量子信息处理有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院士团队与合作者合作,首次制备了单原子和单分子之间的量子纠缠态,并且通过定量表征手段,确定产生的量子纠缠超过临界阈值。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自然》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团队在量子信息领域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陈耕等人在测量设备不可信条件下实验获知了未知量子纠缠态保真度信息,首次在国际上实现了量子纠缠态的自检验。该研究成果于12月13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量子纠缠量子信息领域的重要资源。学术界通常采用量子态层析的办法来测定量子纠缠态,这种方法类似于医院中的CT扫描。通过量子态层析可以重构出纠缠态的...
最近,中国科学院大学李军利研究员、乔从丰研究员在量子纠缠判据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将矩阵理论中的Horn猜想引入量子纠缠和非定域性的研究,解决了纠缠的判定、纠缠态的直积和分解等量子信息理论的一系列重要基础性问题。同时,该理论工具还可用于构建不确定关系和多体量子纠缠之间的定量联系。这为统一研究量子纠缠量子不确定原理和量子非定域性提供了一个框架模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国际上率先研制成功高维固态量子存储器。该实验室李传锋研究组在固态系统中首次实现对三维量子纠缠态量子存储,保真度高达99.1%,存储带宽达1GHz,存储效率为20%,并实验证明该存储器具有高达51维量子态的存储能力。研究成果发表在2015年8月13日的《物理评论快报》上[Phys. Rev. Lett. 115, 070502 (201...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科学家和德国科学家合作首次成功在一种特殊晶体中存入光量子纠缠态的编码信息。参与研究工作的加拿大科学家认为,该项研究成果是量子网络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让量子网络成为现实。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提出一种任意两粒子纠缠态1→2普适远程克隆方案. 此方案仅需一个特殊的四粒子纠缠态作为量子信道, 就可使处于空间不同位置的两个接收者分别以5/6的保真度得到任意输入态的近似拷贝, 该保真度远高于已有方案中的保真度. 将方案推广到任意两粒子纠缠态1→N(N>2)普适远程克隆的情况, 可使处于不同地点的N个接收者分别以(2N+1)/(3N)的保真度得到输入态的近似拷贝. 另外, 提出一种以上述单个特殊...
科学时报2004年10月14日讯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泽乾从数学的角度证实了物理学家的猜测——多体量子位体系的最大纠缠态就是GHZ态。其研究论文《Bell—Klyshko不等式对多体量子位体系的最大纠缠态的刻画》,在国际物理学界的权威刊物《物理评论快报》最新一期上发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