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流行病学相关记录26条 . 查询时间(0.166 秒)
2022年10月1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皮肤病研究所)陆前进团队在BMJ子刊Annals Of Rheumatic the Diseases《风湿病年鉴》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global epidemiology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modelling stu...
2023年2月3日上午,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研讨会线上顺利召开。会议由艾防中心病毒及免疫研究室副主任邢辉主持,艾防中心主任韩孟杰到会致辞,艾防中心书记刘中夫对会议做总结发言。病毒及免疫研究室工作人员以及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子流调工作负责人共90余人参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蜱传病毒自然疫源地。迄今为止,已经在当地发现了多种与严重人类疾病相关的蜱传病毒,比如:1965年从感染患者和亚洲璃眼蜱(H. asiaticum)中分离得到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曾多次导致新疆出血热疫情地域性暴发和散发案例;1986年从新疆地区全沟硬蜱(I. persulcatus)中分离到属于远东亚型的蜱传脑炎病毒TBEV,且当地存在大范围的该病毒流行感...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由冷水性鱼类病害防治科技创新团队王荻等人申请的“鲑鳟细菌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采集系统V1.0”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为2021SR0409552。
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HSY201902Q/2019GH08)资助下,冷水性鱼类病害防控创新团队李绍戊研究员等人开展的“鲑鳟鱼细菌性冷水病(BCWD)流行病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Phenotypic and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 Recovered f...
了解EV71型病毒疫苗植入对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的影响,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8年某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病例资料,应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比较EV71型病毒疫苗植入前后(2014年—2016年10月VS 2016年11月—2018年)住院患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变化。
了解腹泻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现状,并分析分离菌株的核糖体分型情况。 方法:收集161例住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艰难梭菌毒素基因PCR检测,同时进行产毒培养法,并比较2种方法的一致性;对分离的艰难梭菌进行核糖体分型。
了解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腺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集急性 出血性结膜炎病例的眼分泌物标本,用实时荧光PCR 法检测肠道病毒70型、柯萨奇病毒A 组24型变种以 及腺病毒核酸。通过Hep2细胞分离腺病毒毒株,扩增毒株的Hexon基因,测序并分析。
了解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地区家养动物(牛、羊、狗和鸡)中的新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率、流行情况。 方法 采用双抗原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FTSV-IgG抗体。
寨卡病毒(ZIKV)和登革病毒(DENV)在分子结构和流行特征方面具有很多相似性,登革热疫情现在已经作为很多模型预测寨卡流行的参考。全面综合和对比ZIKV和DENV在宿主、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方面的异同,对了解2者的关系有重要意义。同时结合广东省登革热疫情、寨卡疫情,分析2者在广东省的流行情况,为防控提供参考意见。
为了解川藏高原地区牦牛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的感染情况和牦牛BVDV的主要流行亚型及遗传变异情况,采用RT-PCR方法,对四川和西藏部分高原地区采集的149份临床腹泻牦牛粪便开展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根据5'-UTR、Npro和E2基因的变异研究该地区牦牛BVDV的遗传变异情况。同时,通过RT-PCR、病毒分离培养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等方法鉴...
针对MERS在韩国和中东地区的流行传播模式和防控方案,以华南农业大学李守军教授牵头为首,其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相关研究人员合作,夜以继日的不断工作,迅速进行了回溯病毒流行病学分析,并且对我国MERS防控提出有效建议。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分析方法适合探讨流行病学中遗传和环境多种因素对于疾病发生或传播的作用,并逐渐成为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研究手段。该文从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方法的研究设计和统计学方法两方面,综述此方法的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期望拓展在寄生虫病等研究领域的应用。
为了解野生天山马鹿胃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2011 年10 月至2012 年6 月和2012 年9 月,利用漂浮法和沉淀法,对分布于新疆乌鲁木齐南山山区天山马鹿的306 份马鹿粪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天山马鹿寄生虫感染情况较为严重,主要有鞭虫卵、蛔虫卵、球虫卵、线虫卵和幼虫,总感染率高达85. 6% 。其中鞭虫卵、蛔虫卵、球虫卵及其他(未能鉴定分类的线虫卵和幼虫)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78.1% 、5...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