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民族学 >>> 民族问题理论 民族史学 蒙古学 藏学 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世界民族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民族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民族学 民族文化相关记录256条 . 查询时间(0.279 秒)
民族地区保存和可开发的最大财富就是其悠久丰厚的民族文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土家、苗族、侗族等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了自己的历史,而且创造了光辉灿烂和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
咸丰县始建于公元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县名取“咸庆丰年”之意,地处武陵山与大巴山交汇处,鄂、渝、湘 、黔四省(市)边区结合部,古有“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之誉,今有湖北“西大门”之称。全县版土面积255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00米左右,辖11个乡镇(区),183个村,总人口36.4万,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17个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84.85%。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在漫长的岁月里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而逐步民族化,形成中华文化之一部分。佛教的中国化,是佛教在中华大地产生深远影响的基础。梵净山这块未成开发的净土,其幽深、崔嵬、神秘莫测和纯朴原始自然曾为佛教青睐的圣地。明万历初年,由政府批准正式开发梵净山,其实就是佛教以其巨大的声势和力量入主梵净山。随即成为梵净山文化的主流,并迅速兴旺起来。仅几十年间,梵净山就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禅...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地方民族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的前身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民族研究所,系2003年黔南州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正处级单位。2006年底,为推动科研体制改革, 努力提高科研水平, 培养优秀学术人才,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整合我院民族文化民族教育研究资源,打造民族文化研究、民族教育品牌,彰显学院办学特色,民族研究所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申报并于2007年12月获省教育厅批准成立贵州省高等学校...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13个世居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也是西双版纳的优势所在。要使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赋予她新的时代内涵和精神。也就是说,不仅要保护宝贵的文化资源,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文化资源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是一个民族文化资源富集之地。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自己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以傣文化和佤文化为主体,其他世居民族文化交响辉映的多元民族文化特色。耿马非物质文化形态多样,内涵丰富,特色浓郁,有构皮造纸、泥条盘筑法制陶、刺绣、剪纸、竹篾、编织等民族民间手工艺;有各民族世代流传、家喻户晓...
为了促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的实施,推动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南民族大学、恩施州人民政府决定联合召开“武陵山片区特色经济及民族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素仰您在此领域的造诣,特邀请您参会。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需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潜移默化地与民族文化相融合,使党的科学理论既得到广泛传播普及,又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在传播普及党的科学理论中,尊重、保护、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引导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在对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认同过程中学习科学理论,形成共同的精神家园,以民族文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
生活在云贵高原的民族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各具特点的山地文化,其中所包含的独特价值是今天开发与建设这片土地所不可或缺的智慧源泉。
通过对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的考察,笔者看了文化变迁的两种模式,一种是人们为了应对自然生态的改变和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而做出来的自主的变迁,也就是文化变迁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掌握在文化持有者自己的手中,他们会非常自主而又智慧地将外来文化融入在自己文化的习俗中,发展出新的文化传统。另一种是没有自主性的,不得不为之的被动变迁。也就是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外来力量的支持下,使一个族群在非常短的时期内,就从一个封闭的...
云南省致力于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强省多年,迄今已经取得了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成就。云南文化使世界充分领略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魅力,看到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个性;云南文化使世界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尊重中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扶持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及其实践。现在,对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标志进行深入的探讨,有助于推进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工作,使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目标更加明确,...
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认同是个体确定自己民族归属感的内在心理尺度。在全球化带来“时空浓缩”的当下,“空间扁平化”造成了人的身份破碎化、认同危机化,寻求强化中华民族身份和民族认同的历史答案已成当务之急。通过纵向可梳理出自晚清时期到全球化时期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认同的变化逻辑,横向可厘清位于最高序位的中华民族国家认同对各民族认同的整合逻辑。探讨如何塑造中华民族的历史集体记忆、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符号、民族...
本文通过对“民族文化主体”与“民族文化保护主体”的概念分析,揭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基石是多民族文化间的平等与尊重,其核心是少数民族自身文化主体地位的确立与主体性精神的培育。
少数民族文化是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做出重要指示,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央领导的指示和国务院出台的文件,为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同时,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编辑部成立于2009年2月,现有专职编辑人员6人,兼职人员2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助教2人,博士3人,硕士3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