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光学 >>> 几何光学 物理光学 非线性光学 光谱学 量子光学 信息光学 导波发光 发光学 红外物理 激光物理 应用光学 光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光学 能源相关记录25条 . 查询时间(0.432 秒)
2023年10月20-23日,第七届“光电子、材料与能源”国际研讨会(iSOME-2023)在南京成功举办。黄维院士、彭孝军院士、冷劲松院士、刘小钢院士、申泽骧院士等来自海内外的70余名院士、专家出席了本次大会。大会由国家级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柔性电子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教育部柔性电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柔性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npj Flexible E...
单细胞拉曼光谱(SCRS)能非标记、非侵入性、无损、全景式地揭示细胞代谢状态,因此基于SCRS的活体单细胞流式检测(Raman Flow Cytometry,RFC),有着广阔应用前景。近日,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和青岛星赛生物合作发明了基于介电诱导确定性侧向位移完成单细胞聚焦、捕获/释放的拉曼流式检测技术pDEP-DLD-RFC,并证明其针对人体细胞(肿瘤)、植物(微藻)、酵母和细菌等多种细胞类型...
教育背景:1993-1996日本国长崎大学博士;1985-1988武汉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硕士;1979-1983武汉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学士。
人工光合成的意义在于光催化二氧化碳(CO2)转换为碳增值燃料以减缓全球变暖及实现资源再利用。然而,为了进行有效的人工光合作用,现阶段的研究都需要高纯压缩的CO2注入反应室获取目标产物,其研究成本往往很高。因此直接对零压缩的自然空气进行光催化CO2还原具有更实际更迫切的研究需求。因此,寻找一种具有高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分离载流子,实现有效空气催化的材料具有十分切实的重要意义。
陈志华,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硕士。主要承担校公共课《大学物理》的教学和物理学专业的《光学》两门课程,也上过《大学物理实验》。目前,科学研究方向是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曾主持或参与10余项国家级或省级科研项目,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4篇。
刘嫩容(1979-),福建福安人,光学工程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访学学者。近年来一直从事非线性光学成像技术和拉曼光谱检测技术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眼睛视光学等方面的研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EI收录5篇,参与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合作单位主要成员)。
杨榕灿(1981-),福建南安人,光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一直从事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的理论研究工作。在量子纠缠制备和应用,以及光场量子性质和量子开关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和重要进展,累计发表SCI论文40余篇,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包括Sci.Rep. J. Phys. B, Opt. Commun., Quantum Inf. Pross.等28篇。
林秀(1975-),福建闽侯人,物理电子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一直从事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方面的研究。在利用腔QED和离子阱系统进行量子态的制备与操纵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已在Sci Rep., Opt. Comm., Quantum Inf. Process.,Chin. Phys. Lett.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曾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化学化工学院李剑锋教授课题组在铂单晶界面ORR反应机理原位拉曼光谱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In situ Raman spectroscopic evidence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termediates at platinum single crystal surfaces”于2018年12月03日在线发表于《自然-能源》(Nature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