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人类学 >>> 人类起源与演化学 人类形态学 人类遗传学 分子人类学 人类生态学 心理人类学 古人类学 人种学 人体测量学 人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类学 尼安德特人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308 秒)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杨)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美国研究团队近期的成果揭示,已经灭绝的史前人类尼安德特人拥有一种有利于生存的基因,能够帮助其节约能量安然渡过饥荒或者是个体的饥饿状态。目前只有一部分的现代人类遗传了该基因,造成负面进化的结果可能是由环境变化造成的。
尼安德特人生活艰难,这些冰河时代的狩猎者在欧亚大陆西部靠捕猎猛犸象、野牛和其他危险的动物勉强维持生计。尽管生活不易,但它们却可能有更强的痛感。近日发表在《当代生物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这些远古人类亲属的蛋白质NaV1.7的编码基因有3个突变,该蛋白质会向脊髓和大脑传递疼痛感。他们还发现,在英国人样本中,那些遗传了尼安德特人版本NaV1.7的人往往比其他人的疼阈值更低。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德国科学家首次从直布罗陀尼安德特人化石中提取出了古老的 DNA。新研究证实,在福布斯采石场发现的头骨化石属于一名男性,研究人员也将这一化石与来自直布罗陀以外的尼安德特人的化石进行了比较。
考古团队通常要透过发掘人类骸骨或化石,才可了解人类进化过程,外国一队考古团队有新发现,他们从多个洞穴内抽取泥土沉积样本,发现已绝种的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亚人的基因,意味日后考古学家或可靠基因测试。研究人类进化史,或不用再单靠骸骨或化石。研究团队在欧洲多国探索7个曾发现原始生物化石的洞穴,虽未有发现化石,但收集到1.4万至55万年前的泥土样本,并将它们作DNA化验,发现猛玛象和洞熊等已绝种的古生物基因...
日前,一个由德国、美国和中国等国家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利用几种不同的遗传分析方法,确定大约10万年前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之间发生了基因交流事件,早于先前记录的其它此类事件。相关研究于2016年2月17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也是取得这一研究成果的国际科学家团队成员之一。
在现代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并非只有与其他古人类的争斗,也有融合——越来越多证据显示,现代人类曾经与已经消失的古人类尼安德特人“混血”。如今,这一研究又出现新证据: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人员付巧妹与德国、美国、罗马尼亚等国学者在2015年6月2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古DNA研究揭示,一名欧洲早期现代人的曾曾曾祖与尼安德特人“混血”。
2015年6月22日,《自然》(Nature)杂志刊登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为第一单位的文章《一名拥有近代尼安德特人祖先的罗马尼亚早期现代人》。该文系与德国、美国、罗马尼亚等国学者共同撰写,可以说是继2010年未知古人类丹尼索沃人之后在人类演化研究领域的又一重大发现。
尼安德特人是早期曾占据欧洲大陆和亚洲部分地区的一种古人类,大约在3万年前消失,被智人也就是现代人所取代,科学界对其灭绝原因一直未有定论。剑桥大学考古系教授保罗迈拉尔斯等人,对法国南部拥有大量尼安德特人以及早期智人定居点遗址的地区进行了考古分析。他们观察了从5.5万年至3.5万年前的3个界限清楚的考古时期,其中包括了尼安德特人到智人的过渡期。
最近,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the Spanish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的一项研究表明,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s)群体是根据性别进行社会分工的,而且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尼安德特人习惯于用口来辅助手的部分功能。该成果被登载在《人类进化杂志》(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上。
美国博客新闻网站“gawker.com”6月25日报道,科学家们在西班牙尼安德特部落遗址中发现迄今为止人类最古老的粪便。据科学家分析,该粪便已留存有5万年之久。从成分分析上来看,当时尼安德特人吃的是杂粮,并非像人们所想的那样只吃肉。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秀杰、研究生潘雷及美国合作者通过对世界各地古人类化石鼻腔底部形态类型的对比,发现东亚地区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双层型内鼻底”的出现情况也非常高,与尼安德特人没有显著差异,提出双层型内鼻底并非尼安德特人独有特征的观点。9月21日,国际期刊Anthropological Science在线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大约20-3万年前生活在欧洲和西亚地区的尼安德特人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秀杰、研究生潘雷及美国合作者通过对世界各地古人类化石鼻腔底部形态类型的对比,发现东亚地区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双层型内鼻底”的出现情况也非常高,与尼安德特人没有显著差异,提出双层型内鼻底并非尼安德特人独有特征的观点。9月21日,国际期刊Anthropological Science在线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
在有研究食物进化的科学家参加的一次午餐中,一个遗传学者随便分发着一些填满了纸条的小瓶,就如同他是在传递着一瓶牙签。在舔过这些纸条后,有的人什么感觉也没有,而有的人却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苦味。这是因为遗传差异使得人具有感知苦味化学物质——苯基硫脲——的不同能力,由此人们对于芽甘蓝、甘蓝和椰菜中的苦味也能够产生类似的响应。而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如果我们的近亲尼安德特人也和你我共进午餐,那么他们对于苦味食物...
5月18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尼安德特人在大约3万年前神秘消失,这种神秘消失困扰了科学家长达几个世纪之久。法国著名化石专家费尔南多·罗兹(Fernando Rozzi)现在表示,尼安德特人的历史可能迎来一个令人可怕的结局,他们可能沦为我们的祖先——现代人的盘中餐。
随着人类寿命的逐渐延长,在当今社会,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绝对不算什么新鲜事儿。然而远古的尼安德特人是否也知道自己的爷爷奶奶是谁呢?在日前于芝加哥市召开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2009年年会上,中密歇根大学的Rachel Caspari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