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气候相关记录320条 . 查询时间(0.593 秒)
生产力时间稳定性是一定时间内生产力变异系数的倒数,反映了群落在受到干扰后的恢复能力,能够有效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性。以往研究更多关注逐渐温度和降水变化(趋势性气候变化)对草地群落稳定性的影响。此前研究发现,背景气候调控了增温和放牧对高寒草甸群落生产力时间稳定性的影响(Liu et al., 2021, Global Change Biology)。然而,大量研究表明,趋势性气候变...
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是气候变化最主要的特征。气候变化条件下,定量研究土壤中秸秆氮转化的特征,以及其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关系,对于揭示秸秆氮转化的微生物机制和改善未来气候条件下作物秸秆的田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东京大学科学家研究显示,鉴于更温暖的海水导致食物供应受限,栖息于北太平洋西部的鱼类的体重在2010年代有所下降。最新研究结果对如何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管理海洋资源具有启示意义。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鱼类与渔业》杂志。
气候变化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构成威胁,如物种的存活率下降、病原体的流行增加以及物种灭绝的风险提高。变温动物受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成为气候变化过程中最受胁的类群之一。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影响物种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但缺乏关于变温动物的研究。一些研究发现,短期变暖会降低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从而阻碍宿主的功能表现。然而,关于气候变暖对肠道菌群的长期影响及其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清楚。探讨肠道菌...
气候变化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构成严重威胁,包括物种的存活率下降、病原体的流行增加以及物种灭绝的风险提高。变温动物受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成为气候变化过程中最受胁的类群之一。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影响物种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但缺乏对变温动物的探索。一些研究发现,短期变暖会降低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从而阻碍宿主的功能表现。然而,气候变暖对肠道菌群的长期影响及其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尚不得知。了解肠道菌...
2024年1月31日,华中农业大学任喜峰教授和孙东发教授团队结合基因组与环境的关联分析方法,解析了野生大麦群体响应气候变暖的遗传模式。该研究成果以“Genomic evidence for climate-linked diversity loss and increased vulnerability of wild barley spanning 28 years of climate war...
2021年7月17日至22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河南是中国的人口和产粮大省,此次受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省因灾死亡失踪39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48.5千公顷。这是一次破纪录的大范围极端降水事件,据国务院灾害调查组发布的调查报告(https://www.mem.gov.cn/gk/sgcc/tbzdsgdcbg/202201/P020220121639049697767.pd...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在11°C的环境中发育的雌性草地褐蝶平均有6个斑点,而在15°C的环境中发育的雌性草地褐蝶只有3个斑点。2024年1月17日,这篇论文发表在《生态学与进化》(Ecology and Evolution)杂志上。
我国西北干旱区位于亚洲内陆深处,常年降水量偏少,属于典型的内陆干旱和半干旱区,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敏感。近几十年来,西北地区持续变湿,表现为地表降水增加、主要河流径流量加强、湖泊水位上升及植被恢复等现象,但西北干旱区气候变湿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同时,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几十年来西北干旱区沙尘活动也显著减弱 (图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气候变化集成-模拟-同化-预测科研...
森林凋落物作为森林生产力与整体功能的重要指征,不仅是森林土壤有机质形成的重要来源,也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途径,因此凋落物一直是森林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水热条件发生改变、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森林凋落物产量、组分构成及时间分布发生着重大变化,将深刻影响陆地森林生态系统一系列理化生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加速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导致物种范围的转移、收缩和扩张。在全球范围内,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已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已导致全球522种灵长类动物中约68%的物种面临灭绝风险。中国现存有灵长类物种有3科8属28种,包括懒猴(Lorises)、猕猴(Macaques)、叶猴(Langurs)、金丝猴(Snub-nosed monkeys)和长臂猿(Gibbons),是世界上灵长类...
森林凋落物作为森林生产力与整体功能的重要指征,其不仅是森林土壤有机质形成的重要来源,也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途径,因此凋落物一直是森林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区域水热条件发生改变、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森林凋落物产量、组分构成及时间分布发生着重大变化,将深刻影响陆地森林生态系统一系列理化生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
植被物候是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的敏感指标。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物候变化会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及水热平衡过程。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寒冷干旱的青藏高原植被物候是受温度还是水分主导仍然存在争议。青藏高原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分布,沼泽相对充裕的水分条件为进一步揭示这一问题提供了理想的条件。明确青藏高原沼泽植被物候时空变化及对气候变化响应机制,能为预测区域碳循环、揭示植被与气候变化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树木沿海拔分布的上限是一条低温气候界限,碳投资权衡是树木在其分布海拔上限生存的重要调控策略。以往的研究证实,储存优先于结构生长的碳投资权衡策略决定了海拔上限树木的抗寒性,但目前尚不清楚持续的气候变暖如何影响这些过程,特别是碳储存与结构生长这两个过程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是否存在异步性。
滨海湿地凭借其稳定的“蓝碳”功能已经成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长期解决方案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然而,处于海陆海过渡带的滨海湿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极为敏感,气候变暖、地表水位波动和降水格局变异等环境条件的改变会促使湿地植被群落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近期,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韩广轩团队依托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基于长期野外定位观测和原位控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