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青海省寒区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156 秒)
自然资本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自然资本的利用评价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因此,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团队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后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探讨了2011—2020年青海省自然资本时序动态变化及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揭示了影响生态足迹变化的驱动因素。
气候变暖对草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的优势生态系统,因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而备受关注。然而,气候变暖对高寒草甸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的影响目前还没有统一认识。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以高寒矮嵩草草甸为研究对象,从群落水平和功能群水平开展了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对长期模拟增温的响应研究。结果发现,高寒草甸物种多...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引起了高寒草地的退化,其中毒杂草入侵是草地退化的重要指示因子。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以甘肃马先蒿为研究对象,对其种群扩张不同阶段展开研究。结果发现,甘肃马先蒿种群扩张显著增加了群落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杂类草的地上生物量比例(p<0.05),而群落总生物量,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地上生物量比例未见显著降低(p>...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导致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退化,人工草地建植是应对其退化的重要人工干预恢复方式。但是,这种退化和恢复过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通过选取四个退化阶段(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退化)和三个恢复阶段(人工建植1、5和10年)的草地。研究发现,与轻度退化草地相比,重度退化草地土壤总氮和有机质含量分别降低了3...
青海是我国乃至北半球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高寒草地作为青海分布面积最广的生态系统,在区域碳平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同时该区域草地因地处高寒环境生态脆弱,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非常敏感。定量评估该区域草地生态系统碳平衡动态有助于深入认识高寒草地碳循环机理,并对当地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至关重要。然而,基于以往的研究还不能够获得青海草地碳平衡时空动态及其对放牧响应的清晰认识。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21年12月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2021》(https://www.istic.ac.cn/isticcms/html/1/284/338/6905.html)“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报告”显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博士生张中华、研究员周华坤、研究员赵新全等人在《生物多样性》发表的论文“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入选“2020年中国百篇最具...
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也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我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青海的保护地建设格外重要,青海省国家公园试点的成立旨在严格保护当地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恢复生物多样性,同时实现管理体制的突破,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并改善民生。此外,青海作为生态大省,应全力推进三江源、祁连山两个获批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全国率先建立国家公园示范...
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也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我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青海的保护地建设格外重要,青海省国家公园试点的成立旨在严格保护当地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恢复生物多样性,同时实现管理体制的突破,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并改善民生。此外,青海作为生态大省,应全力推进三江源、祁连山两个获批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全国率先建立国家公园示范...
以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海拔地区是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高寒草甸作为青藏高原主体的典型植被类型,生态系统极为敏感和脆弱,对干旱和高温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响应高度敏感。
在过度放牧、开垦及全球变暖的影响下,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的退化已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因此,如何利用土壤微生物恢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被成为研究热点。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与青海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进行合作,利用比较代谢组学揭示双孢蘑菇圈调节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的生长。双孢蘑菇是一种可食用真菌,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在土壤中呈放射状生长并在其地下区域附近产生子实...
丛枝菌根真菌(AMF)是广泛存在的,与根相关的微生物,参与许多生态系统过程。然而,AMF群落对全球变暖的反应仍然知之甚少,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与天水师范学院、兰州大学等单位进行合作,研究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灌丛和草甸两种生境类型的AMF群落对17年开顶室增温棚(OTC)的响应。为此,利用测序技术、物种多度分布和系统发育模式推断了构成AM...
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周华坤研究员、赵新全研究员,青海师范大学刁治民教授、青海省林草局邓艳芳高级畜牧草原师等编著的《草地微生物生态工程学》于2021年3月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编著系统阐述了草地土壤微生物生态工程的基本理论、研究进展和技术方法。主要介绍了生物生态及群落、草地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的生态关系、微生物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微生物代谢产物与环境污染生态工程、土壤微生物修...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多样,有森林、灌木、草原、荒漠、草甸以及水生植物等多种植被类型,植物资源多样而且丰富。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在三江源国家公园、海南州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等一些特殊生态功能区域的植物本底调查、名录编制、草地生态监测方法及植物识别、图谱和技术汇总方面取得进展。经过多年的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和技术凝练,2019-2020年期...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生态工程的实施和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青海省生态环境明显好转。青海省地域范围广、生态多样,不同地区的经济和环境差异大,对其总体的可持续性评价意义重大。近年来青海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按时间序列动态分析生态足迹的变化,不仅可以检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演变和预测未来的发展,而且对于确定生态环境对社会和经济变化的响应具有实际作用。因此,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周华坤课题组对青海省2007...
青藏高原是地球的“第三极”,正经历着氮沉降急剧增加和降水变化的生态影响过程。高寒草甸约占青藏高原面积的35%,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植被类型之一。虽然氮沉降和降水的变化会引起植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但对由此导致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如何变化尚不清楚。因此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周华坤研究员联合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在高寒草甸进行了氮沉降和降水处理的田间模拟实验,旨在系统揭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