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生物安全相关记录98条 . 查询时间(0.496 秒)
生物安全专家近日发起了一个新的国际非营利组织——国际生物防护和生物安全科学倡议(IBBIS),旨在防止现代生物技术造成危害。
2023年11月9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陈焕春院士、王湘如教授团队在抗非洲猪瘟病毒药物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Brincidofovir is a robust replication inhibitor against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in vivo and in vitro”为题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Emerging Microbes & Inf...
由省卫生健康委科教处主办、山西省临床检验中心承办的“山西省2023年度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骨干人才培训项目”于2023年9月28日圆满结束,来自全省各级公立医疗机构、疾控机构以及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病原微生物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骨干人员共140人参加培训。此次培训旨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防控,提升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技术人员生物安全安全意识和管理能...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所引发的流感大流行和季节性流感,一直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给人类健康、公共医疗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途径。但流感病毒变异快、种类多、亚型之间抗原差异大,导致季节性流感疫苗仅能提供毒株特异性的有限保护,几乎无法抵御变异产生的新型毒株。此外现有疫苗生产周期长、运输和储存要求高、需要大量医护人员实施接种。因此,开发一款能快...
吸血节肢动物中传播循环的病毒有两大类:虫媒病毒(arbovirus)和节肢动物特异性病毒(arthropod-specific virus, ASV)。虫媒病毒能在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中复制,对人类或动物具有致病性,给全球公共卫生来沉重负担。节肢动物特异性病毒仅在节肢动物中复制,它们可能是虫化病毒进化的起源。然而,目前没有涵盖所有已知虫媒病毒和节肢动物特异病毒种类、生物安全风险等级、基因组节段、地理...
2023年2月13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强磁场中心张欣课题组在中等和强稳态磁场对多种疾病小鼠模型的生物安全性影响方面取得系列新进展,包括发现中等强度近均匀稳态磁场常年暴露对正常小鼠自然衰老的延缓,对化疗药物顺铂引起的小鼠肾损伤的减轻,发现梯度稳态强磁场暴露对严重1型糖尿病小鼠的危害,三项研究结果分别发表在 Antioxidants 和 Zoological Research 上。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BOV)是属于丝状病毒科的一种高致病性病毒,感染人和灵长类动物引发烈性出血性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自1976年第一次出现以来,埃博拉疫情反复出现,造成了大量的死亡病例,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在部分埃博拉出血热幸存者中,会出现眼部的持续性感染和眼部后遗症,这可能与内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有关,但其机制一直不清楚。
中国微生物学会申报的“我国生物安全关键问题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路径研究”项目获批, 该项目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职责,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是中国科协组织实施的2023年度第一批决策咨询重点项目之一。
2022年11月26日,第16届亚太生物安全协会(A-PBA)年会在线上召开,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生物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在本次大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首席专家武桂珍研究员高票连任A-PBA主席。这既是A-PBA会员对武桂珍研究员上一任期内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其在生物安全领域突出成就的高度认可,同时也彰显了我国生物安全领域发展成就日益增长...
2022年12月5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胡志红、王曼丽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AC81 is a putative disulfide isomerase involved in baculoviral disulfide bond formation” (AC81作为潜在的二硫键异构酶参与杆状病毒二硫键的形成)。
2022年11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动物生物安全风险预警及防控重点实验室(北方)、动物生物安全共性技术团队在流感病毒调节宿主免疫反应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Viruses》上。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生物安全能力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继续教育,加快生物安全人才自主培养,不断提高我国生物安全专业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2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的通知》(人社厅发〔2022〕6号),中国微生物学会定于2022年10月26-30日举办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高级研修班。
2022年8月14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召开了第三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生物安全与公共卫生防控科技创新团队对程序性细胞坏死的分子调节机制及其在对抗人畜共患病原感染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文章在线发表在《细胞死亡与疾病(Cell Death & Disease)》上(IF=9.705)。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曹晟研究员和胡志红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 “口服感染因子PIF5的结构特征揭示杆状病毒口服感染过程中分子内相互作用的重要作用”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Per Os Infectivity Factor 5 (PIF5) Reveals th...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