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物理学 物理科学相关记录1449条 . 查询时间(0.283 秒)
蒋绍周,男,1982年生,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从事基本粒子理论研究, 包括量子色动力学的非微扰理论和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
学习经历:2008/10-2010/02,美国University of Arkansas, Dept. of Chem. and Biochem.,联合培养博士,2006/09-2010/06,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2004/09-2006/08,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硕士,1996/09-2000/06,天津科技大学,化学工程系。
赵家龙教授,2001年3月毕业于筑波大学(日本)凝聚态物理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
论文考虑了三种模型,即后牛顿拉格朗日近似运动方程(记为M1),后牛顿拉格朗日精确运动方程(记为M2),后牛顿哈密顿正则运动方程(记为M3)。在Imai, Chiba and Asada(2007,PRL,98,201102)的基础上对牛顿下八字形轨道的速度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满足在大的天体之间的分离距离下后牛顿模型得到反对称的八字形轨道。但对于小分离量时,这个速度的调整不再适用于这三种模型。我们通过...
个人简历:2018.01-至今, 武汉大学量子转换协同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2014.02-2017.12 意大利理工研究所 米兰纳米科技中心,博士后;2010.08-2013.10 昆士兰大学 有机光电中心,博士后。
涂东,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级研究员。2015年于日本九州大学物质理工学科获得博士学位,2016年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基金资助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担任JSPS研究员。主要从事新型应力发光材料开发,应力发光机理分析,以及应力发光技术的社会实用化研究。在新型无阈值应力发光材料开发,应力发光和应力消光的多模式转换、以及无损应力检测实用化等领域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并曾在应力发光研究方面以...
程瑞清,武汉大学特聘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基于范德华异质结的电子/磁电子器件以及存算计算研究。先后获得山东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哥本哈根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于2020年9月加入武汉大学。目前已在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和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通过主动控制铜铟镓硒电池吸收层中的能带梯度分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效率铜铟镓硒电池成功率不够高的问题,所制备铜铟镓硒电池最高光电转换效率超过20%;2)发明椭偏光度迭代法,可用于金属和半导体薄膜光学常数和膜厚的精确测量分析;3)成功研制下转换荧光材料使太阳能电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4)与澳洲国立大学合作制备出光电转换效率23.9%的铜铟镓硒/钙钛矿四端叠层太阳能电池。
简介:李建民博士主要从事CIGS、CZTS和Sb2(S,Se)3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特别是基于无镉化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其中基于无镉的CIGS电池效率超过20%,CZTS效率超过7%。近年来,参与多项项目(ITF/249/17FP、T23-407/13-N、973计划2012CB922001等),并已在国际期刊和会议在线发表32篇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Nano...
于艺羚,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低维半导体中的光学物理以及利用外场和材料合成对低维半导体物性进行调控。截至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 Advances, Nano Letters, ACS Nano,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Physics Review B, Optics express 等期刊上发表了论文12篇。
研究方向和兴趣: 量子场论、弦论、QCD。近年来主要研究量子场论及弦论中的散射振幅新性质和新形式。
长期从事固体材料超微结构表征的研究工作,利用先进的球差校正及原位电子显微技术,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针对能源转化与存储领域有重要应用的微纳尺度材料结构缺陷的原子尺度表征、演变及调控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1、微纳尺度固体材料,包括能源材料(例如锂离子、钠离子、太阳能电池等电极材料)、复杂结构材料(例如金属氧化物中的畴结构)的结构、性能表征。2、低维材料原位原子尺度力学(例如金属、半导...
1995-1999:武汉大学物理系,理学学士;1999-2004: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博士;2008-2009:美国Texas Aundefinedamp;M University物理系,博士后;2004-现在: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任教;2011-现在:BESIII国际合作组成员;2013-现在:JUNO国际合作组IB,主持武汉大学中微子国际合作研究;2017-现在:JUNO国际...
学习工作经历:1996~2000:武汉大学物理系材料物理专业本科学习,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0~2003:武汉大学物理系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研究生学习,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5~2009:武汉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学习,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今,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2013年~2014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访问学者。
1996-2000:武汉大学物理系,理学学士;2000-2006: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博士;2007-现在: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任教;2010-2011: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实验物理中心,访问学者;2015-2016:美国杰斐逊实验室D实验大厅,访问学者;2009-2011:BESIII国际合作组成员,参与武汉大学BESIII国际合作研究;2011-现在:BESIII国际合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