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应用物理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应用物理学 应用物理相关记录219条 . 查询时间(0.245 秒)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黄庆、方海平、樊春海研究员与IBM沃森研究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周如鸿教授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将计算机模拟与实验紧密结合起来,在石墨烯抗菌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石墨烯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的一种分子机制,相关论文已于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 DOI:10.1038/nnano.2013.125)。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长期开展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外种子自由电子激光运行机制。研究表明,这种新的运行模式通过有效地压缩电子束团的局部能散,有望在X射线波段实现全相干自由电子激光,从而为多个科学领域提供更为有效的研究手段,该项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11, 084801, 2013)。
叶寅,1962年11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世龙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所“电池隔膜研究联合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碱性电池隔膜研制及其产业化应用研究,高分子材料改性,辐射纳米金属复合材料制备研究。
殷立新,1966年12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光源副总工程师,上海光源机械工程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加速器机械设计。
于俊峰,1971年12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同位素》和《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核技术工业应用分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以铼-188为代表的放射性治疗药物研究。
俞路阳,1977年6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测控技术在加速器束流诊断上的应用研究:测控系统集成、新型探测器研发.
张伟,1979年2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粒子束与纳米结构材料的相互作用机制、纳米结构热传导等性质的理论研究工作。
周伟民,1962年3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光源束流测量与控制技术部束测组副组长。主要研究方向,束流流强测量系统和直线加速器束流测量系统。
郑丽芳,1966年12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光源束线工程技术部控制组组长,同步辐射应用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大型实验物理装置控制系统的研究与系统集成;探测器信号处理。
钟晨,1976年8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粲夸克产生机制、粲强子轻子衰变道实验理论研究、粲强子流、能量扫描等。
周伟,1970年1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理学硕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以188Re为代表的放射性治疗药物的研究;14C标记化合物的研究;PET或SPECT显像分子探针研究。
闫隆,1975年3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核材料和纳米结构材料的辐照研究。
许浔江,1967年6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现任所技术安全技术部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加速器装置及辐射源辐射防护研究,主要从事安全联锁系统、固定监测系统、束损探测系统等加速器辐射安全系统的设计和研究,从事过热释光个人剂量研究、辐射屏蔽及工艺研究、感生放射性研究等。
许瑞年,1964年2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出事电源控制接口的研究。实现电源的全数字化控制。
谢雷东,1963年1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辐射改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