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生物学 张劲松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076 秒)
植物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其体内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水平的调控,包括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DNA甲基化/去甲基化等,进而对基因表达进行精密高效的调控。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劲松研究组通过筛选OsEIN2过表达材料的抑制子,鉴定到一个包含RNA识别结构域(RRM)的蛋白SOE (SUPPRESSOR OF OsEIN2);SOE可与剪接复合体组分互作,并结合到DNA去甲基化酶基因DNG70...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劲松研究组对来自中国不同区域的大豆品种进行转录组测序以及分析,鉴定到影响大豆种子百粒重的相关模块,并进一步从中挖掘出重要的调控因子。随后又基于大豆种子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鉴定到一系列发育中持续积累的基因。基于以上两组分析获得的重叠的基因,该研究鉴定到一个新的百粒重调控基因GmPLATZ。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创制了该基因及其同源基因的双突变体gmpla/b。这...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合成由编码基因的mRNA含量与翻译效率共同决定。翻译调控可在不改变mRNA含量的情况下,快速可逆地调控蛋白合成,有助于生物在感知内外源信号后,迅速做出应变行为。
大豆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子大小和粒重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产量构成的要素之一。然而,人们当前对大豆种子粒重调控机制的认识仍十分有限,因此挖掘粒重调节基因并解析其分子机制,对培育优质的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乙烯和生长素参与包括植物发育、应激反应和适应性生长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吲哚-3-丙酮酸(IPyA)途径是生长素合成的主要途径。在该途径中,色氨酸转氨酶TAA1先将色氨酸转化为IPyA,之后黄素单加氧酶YUCCA进一步催化IPyA转化为IAA。
乙烯在单子叶作物水稻适应半水生环境以及调控多种农艺性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前期课题组建立了一个有效的突变体筛选系统,筛选了一系列水稻乙烯反应突变体,命名为猫胡子突变体(mhz)。通过对水稻乙烯突变体的分析,鉴定了与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相比保守的组分,发现了乙烯信号途径的新调控组分及与其它激素互作的新机制。本研究进一步对一个水稻乙烯不敏感突变体mhz11进行了分析,发现MHZ11基因编码一个GDSL家...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劲松和陈受宜研究组通过分析水稻根乙烯反应突变体mhz1, 进一步鉴定得到一个正调控水稻根部乙烯反应的重要组分MHZ1。MHZ1编码水稻中的一个组氨酸激酶OsHK1,包含组氨酸激酶结构域和反应调节结构域。体外实验表明MHZ1可进行自体磷酸化,并通过水稻中的磷酸传递蛋白OsAHP1和OsAHP2将磷酸基团传递给下游的响应因子OsRR21。该磷酸传递过程被证明是水稻根部...
乙烯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以及环境应答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EIN2是乙烯信号转导的中心组分,其N端是由12个跨膜区组成的类似于哺乳动物Nramp离子通道的Nramp-like结构域,C端为位于细胞质的亲水结构域。尽管EIN2 C端的生化功能得到了广泛深入研究,即乙烯处理导致C端蛋白从内质网上剪切下来进入细胞核和胞质加工小体(P-body)以激活下游信号组分,然而其 N端跨膜区结构域在乙烯信号转...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是植物蛋白和油分的重要来源。百粒重是大豆产量的重要构成因子,因此是大豆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由于栽培大豆品种遗传基础狭窄,在育种过程中某些栽培大豆品种中优异等位的丢失,阻碍了大豆百粒重和产量的进一步增加。
植物气体激素乙烯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应对逆境胁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拟南芥中,已经建立了一个从乙烯信号接收到转录调控的线性乙烯信号转导模型。然而,在单子叶植物,尤其是水稻中的乙烯信号转导的作用机制还不甚清楚。
受体类激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防御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在非生物胁迫反应中的作用研究较少。
2005年1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嘉兴市政府签订了共建“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嘉兴农作物高新技术育种中心”(“育种中心”)协议,并举行了揭牌仪式,标志着“育种中心”正式诞生,这既是双方新时期新合作的开始,也是对双方过去合作成果的肯定,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Dof转录因子家族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它们参与调控了多种生长发育过程。在以前的研究中发现,大豆GmDOF4和GmDOF11可提高种子的脂肪酸含量并增加种子千粒重。本研究筛选了在拟南芥种子/花中高表达的Dof转录因子AtDOF4.2并进一步研究其功能。
张劲松,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在北京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在北京大学生物系获博士学位。1991-1994年,中科院遗传所工作。1994-1997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后研究。1998-2001年,中科院遗传所副研究员。2002-2005年,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副研究员。2006年,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973,863,...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