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遗传学 >>> 进化遗传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进化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相关记录24条 . 查询时间(3.003 秒)
真核微生物的重金属抗性分子机制研究具有多方面应用价值,如辅助植物修复、根际钝化、生物冶金等等。当前研究已知大肠杆菌等微生物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诱导定向进化,其中也包括重金属诱导;而真核微生物能否在重金属诱导下快速进化出更高抗性,还尚未可知。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李小方研究团队最近的研究表明,以大型真菌为代表的真核微生物可以在数月时间尺度内,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镉(Cd)诱导定向进化,...
长期以来,鸟类的迁徙现象一直令人类着迷。鸟类迁徙作为一种复杂行为策略,受到来自遗传、进化、气候变化等多方面的影响。近些年来,基因组学和动物追踪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增进了我们对鸟类迁徙机制的理解,也为开展候鸟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信息。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富花团队通过对一种蔓足类——龟足基因组的破译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首次发现了蔓足类存在古老的基因组加倍事件。这是继鲎和蛛形纲等无脊椎动物后新发现的一个WGD事件,为解析蔓足类起源演化历程提供了关键的分子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和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
当前人类世,环境在快速变化,物种在快速适应或毁灭,生命自有出路,等待去认识和学习。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快速进化与保护研究组致力于从协同进化和遗传物质交换的视角,解析动植物性状进化和协同物种多样化的生态驱动力和遗传机制;师法自然,利用和调整物种间生态关系和遗传关系网络,快速提升物种的遗传弹性和自适应能力,创新适应未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葛颂研究组基于1578份水稻和野生稻样本的重测序数据,采用一种新的分析策略探讨了水稻的起源/驯化历史,即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通过分析驯化基因的起源来推断水稻的野生祖先和起源地点。该研究首先厘清了水稻和野生稻的群体遗传结构和群体动态历史,明确水稻包括6个品种群(印度籼稻,澳大利亚粳稻,日本萝卜,芳香型,温带粳稻和热带日本花)以及两种野生稻存在4个遗传组分(Ruf1, Ruf2, Ni...
北极地区虽仅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5%,却是巨大的碳库和甲烷库,在全球气候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北极苔原(树线以北)是相对年轻的新型植被类型,栖息着能适应生长季节短、年均温较低和极端季节性气候等恶劣环境的独特生物类群。过去50年以来,北极地区的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3-4倍。该地区的植被组成、密度和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然而,北极植物区系的进化历史仍不清楚。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哺乳动物的寿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超过100倍)。一直以来,这种自然差异引起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并致力于揭秘决定寿命的进化力量和分子特征。在哺乳动物中识别长寿相关的遗传变异,是揭示这种自然差异的关键途径之一。但是,哺乳动物中普遍存在的寿命演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尚不明确。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发起的灵长类基因组计划目前取得阶段性重要突破。2023年6月2日,该计划以专刊形式在线发表8篇《科学》(Science)论文,其中昆明动物所主导或参与发表6篇《科学》和2篇《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论文。
普通小麦的形成经历两次远缘杂交和自然加倍过程,染色体组分别为A组(乌拉尔图小麦)、B组(未知Sitopsis组物种)和D组(粗山羊草)。而作为六倍体小麦进化另一个分支的茹科夫斯基小麦T. zhukovskyi(2n = 6x = 42; GGAuAuAmAm)是异源同源多倍体,其形成也经历两次杂交和加倍事件,乌拉尔图小麦和另一种尚未确定的山羊草属植物(基因组为GG)发生天然杂交,形成了野生的提莫非...
2022年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关红研究组在Trends in Parasitology上发表题为“Nasonia-microbiome associations: a model for evolutionary hologenomics research”的综述论文,系统总结了Nasonia寄生蜂微生物组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的最新研究进展。
蔓菁(Brassica rapa ssp. rapa)隶属于十字花科芸苔属,是我国青藏高原藏族和西南地区彝族传统种植的作物,具有药用、食用、饲用等价值。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青藏高原植物进化与适应专题组前期发现,相比于其他芸苔属AA基因组蔬菜,蔓菁具有较强辛辣味,而芸苔属蔬菜的风味差异主要受自身产生的芥子油苷及其水解产物的含量和类型决定。
自然界中部分动物具有成球行为(Conglobation),它们可以在遇到危险时将身体卷曲成球,像犰狳、穿山甲、刺猬、球马陆、球鼠妇等,这些动物都是依赖多个体节的卷曲形成紧密球形,保护了身体腹面、足等脆弱部位。由于昆虫的身体躯干只有头胸腹三个体节,所以具有成球行为的昆虫通常无法形成紧密的球形,身体腹面、足等部位不可避免的会有外露。然而昆虫中也有特例。比如球金龟就是一类能够形成紧密球形的昆虫,因此球金...
动物的通讯方式包括声音通讯、视觉通讯、化学通讯、触觉通讯等。某些物种除了单模信号(即单一感觉信号),有时同时采用两种甚至多种感觉信号进行通讯,即多模通讯。已有研究表明,多模信号可以为动物带来功能上的益处,例如,跨模态感知可以提高接受者的信息识别效率、注意力以及记忆能力,从而增加复杂环境条件下的通讯效率。然而,相比于多模通讯的成因(why),我们对多模态信号如何(how)由单模态信号进化而来知之甚少...
斑鳖(Rafetus swinhoei)是目前地球上现存体型最大的鳖类物种,其背甲长度可达1.5米、体重可达115公斤。此外,斑鳖也是全球目前最濒危的龟鳖类物种。在2019年初,全球已经明确记录的斑鳖个体仅仅只有4只。然而,2019年4月13日,我国的雌性个体意外死亡(这也是当时全球唯一确定性别的雌性斑鳖个体),令人十分惋惜。
蝴蝶(凤蝶总科的物种统称)因其丰富的形态多样性,自达尔文时代就作为研究物种适应性进化的重要类群之一,近些年更被认为是研究形态遗传、进化和发育的理想模型,已成为发育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种群遗传学、保护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凤蝶科是具有重要进化地位的蝴蝶支系,其丰富的色彩和形态等多样性是昆虫生态与进化研究的主题。特别是凤蝶含有一类独特的色素类型,即凤蝶色素,有助于凤蝶翅膀颜色多样...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