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态学 >>> 数学生态学 化学生态学 生理生态学 生态毒理学 区域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态学 生态工程学 生态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态学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0.167 秒)
本书系统地论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观测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集中介绍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aFLUX)的研究进展及其取得的科学成果。第1章介绍了国际通量观测研究的进展与问题;第2~6章在论述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aFLUX)的设计与运行机制、观测技术规范、观测系统与数据质量控制系统等;第7~14章分别重点阐述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本书系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成果之一。书中对我国典型生态系统类型(森林、草地、农田和湿地)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驱动力机制,以及各生态系统碳收支现状与潜力进行了系统研究。本书可供地球化学、地理学、土壤学、气象学、环境学、生态学、生物学、大气科学和全球变化等专业的科研、教学人员及大学生、研究生参考。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展生态系统评估,是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也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何洪林研究团队针对我国生态系统评估中参照系缺乏客观性、区域可比性差等问题,构建了基于“参照系-现状-变化量”的生态系统评估技术体系,发展了面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生态系统过程模型(CEVSA-ES),结合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植被所固定的太阳能既是生态系统运行最重要、最基本的驱动力,同时也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生物质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不足1%,而传统的化石燃料却长期占能源消耗总量的60%以上。中国现有的能源格局会排放大量的CO2,加剧全球暖化效应,并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制约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当前,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其发展与利用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然而...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能源消耗量(特别是化石燃料)的急速增加,自2006年以来中国已成为全球CO2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因此,如何科学地评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与速率受到公众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研究团队通过对野外调查和1980s—2010s期间历史文献数据的整合,构建了中国植被和土壤碳数据库(包括森林、灌丛、草地、农田和湿地等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在...
2014年10月12 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的相互关系及其环境影响机制”课题验收会议在北京举行。验收专家组由项目专家蒋有绪院士、李文华院士、方精云院士、刘纪远研究员、李玉娥研究员、黄耀研究员,同行专家孙鸿烈院士、张国伟院士、孙九林院士、刘昌明院士、陈镜明教授,项目依托部门管理专家张鸿翔处长、杨萍研究员,以及项目首席于贵瑞研究员组成。科技部基础...
2014年2月18—20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的相互关系及其环境影响机制”2013年度总结会在北京召开。项目顾问组成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鸿烈院士、郑度院士、孙九林院士,项目专家组成员蒋有绪院士、傅伯杰院士、刘纪远研究员、黄耀研究员、李玉娥研究员,973领域咨询组责任专家西北大学张国伟院士、中国地质大学金振民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李九发教...
中国由于疆域广阔、气候多样、生态系统类型复杂以及长期人类活动干扰等特点成为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区域,众多科研人员已经利用植被和土壤的清查资料以及模型模拟,研究估算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但不同方法所获得碳储量值存在差异,由此造成全国碳储量比较的困难性。
2013年1月15-16日,由北京大学作为依托单位,联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及其全球意义”2012年度进展会议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召开。
2011年9月20-21日,由北京大学作为依托单位,联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及其全球意义”中期评估总结会在京召开。
2010年8月22日,由北京大学作为依托单位,联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及其全球意义”启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近日,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在线发表了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博士研究生张克荣的研究论文Change in soil organic carbon following the ‘Grain-for-Green’ programme in China。作者收集整理了涉及我国耕地转变为草地、灌丛、林地后引起土壤碳库改变的相关论文,通过对校正到同一标准下的数据重新挖掘分析...
利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AVIM2)模拟研究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变化和与大气的碳交换, 即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NPP)、植被和土壤碳贮量、土壤呼吸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对SRES B2气候变化情景和大气CO2浓度变化情景的响应. 研究表明, 未来100 a大气CO2浓度不变而只考虑气候变化情景时,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PP总量随时间变化逐渐下降; 与此同时, 植被和土壤碳总量以及...
生态系统的自然价值及其服务功能效益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生态资产是生态系统生物资源直接价值及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总和. 对生态资产价值进行定量估算不仅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价, 而且能够引起全社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 同时也是最终将其纳入社会与市场经济体系、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制定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政策的必要前提. 本文在...
创造性地建立了我国主要生物群区碳储量的估算方法,对其CO2源汇功能进行了评估:分别建立了区域森林、草地、农作物以及土壤碳储量的估算方法,创建了"连续生物量转换因子法";利用这些方法及大量野外实测资料和森林清查资料,研究了中国50年来森林植被CO2源汇功能的动态变化,发现197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森林向大气净排放了CO2;但在1980年代初到1990年末的近20年中,共净吸收了相当于同期中国工业CO...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