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人类学 >>> 人类遗传学 >>>
搜索结果: 166-180 共查到人类遗传学相关记录942条 . 查询时间(0.618 秒)
一项从全基因组水平揭示亚洲人群的精细遗传结构、系统阐明亚洲人群遗传结构与地理分布,以及语言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2009年12月10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引起国际科学界广泛关注。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全世界约有1%的人患有这种疾病。以往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容量比正常人小,且一些精神分裂症易感的DNA序列多态性也同时与脑的结构异常有关,这与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假说是吻合的。最近研究发现人的GULP1基因的两个SNP(rs2004888和rs4522565)与精神分裂症显著相关。为了研究这两个精神分裂症易感的SNP是否也符合神经发育假说,我们检测了791个...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广岛大学共同成立的研究小组在2009年8月25日出版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指出:在国际空间站、航天飞机等接近失重的环境中,老鼠受精卵的发育会受到抑制,产仔率也大幅下降。
SgI-29是作者最新发现的有抗菌活性的人精液凝固蛋白I衍生抗菌肽。以SgI-29为模板,合成4种不同肽链长度的SgI-29衍生小肽,利用理化性质分析软件及螺旋轮作图法对SgI-29及其衍生物进行了理化性质及结构的预测,结合琼脂糖弥散法抗菌试验得到的不同合成肽段对大肠杆菌标准菌株(Escherichia coli ATCC 25922)以及绿脓杆菌标准株(Pseudomonas aerugino...
以人精囊腺cDNA为模板, 用嵌套式PCR技术扩增出编码成熟人精液凝固蛋白I (semenogelin I, SgI)第85–136位氨基酸(SgI-52)的核苷酸序列并将其插入载体pMAL-p2X中, 成功构建的表达载体pMAL-p2X/SgI-52转化大肠杆菌DH5α后, 重组融合蛋白诱导表达于大肠杆菌周质中。经第X因子剪切及超滤处理,得到表达的重组SgI-52。质谱分析结果证明重组SgI-5...
对云南bo人32份男性DNA样本进行Y染色体单倍型以及mitochondrial DNA (mtDNA)单倍型分析,结果发现云南bo人的父系和母系遗传组分都表现出典型的南方人群的遗传特征。由bo人的数据结合已经发表的东亚人群的Y染色体和mtDNA单倍型(haplotype)数据进行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分析,结果表明,在MDS分布图中bo人群体的Y染色体单倍型和...
先天性全身多毛症(congenital generalized hypertrichosis,CGH),俗称“狼人综合征”(werewolf syndrome),是一组极其罕见的体毛生长异常。自中世纪以来,这种罕见综合征一直受到科学家和普通大众的关注。人类体表的体毛分为胎毛、毳毛和终毛三种类型。终毛较长、粗且硬,有髓质和黑素,包括头发、睫毛、眉毛、胡须、腋毛、阴毛等。
北京吉利大学人类遗传学参考书目。
5月6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一名参观者注视着200多万年前的猿人完整头盖骨“普莱斯夫人”。自从1947年在南非斯泰克方丹出土以来,这枚轰动世界的头盖骨今年5月第一次公开展出。斯泰克方丹位于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西北约50公里,其山谷洞穴内的化石记载着过去350万年里人类进化的信息.
哈布斯堡家族曾于1556年至1700年统治西班牙,但卡洛斯二世于1700年去世后,这一家族再也没有了男性继承人,王位也落入法国波旁家族之手。
北京时间2009年1月13日消息,据美国《探索》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成功创建了一个以试管为基础的化学系统,能够表现出生命的某些特征,比如无限自我复制、变异和适者生存等。通过这些化学物质,将有助科学家更加深入的了解地球上的第一批生命是如何进化而来。
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日前公布的最新遗传学证据表明,首批到达美洲的移民至少以两个不同的群体几乎同时到达美洲。据最新一期《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报道,研究人员对来自两个罕见单倍群的线粒体DNA(脱氧核糖核酸)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大约1.5万年到1.7万年前的最近一次盛冰期结束之后到达美洲的最早移民中,一组移民从白令地区进入北美,沿着没有结冰的太平洋沿岸前进,并迅速到...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与欧洲人和亚洲人相比,非洲人更会“吃苦”,其原因是他们体内的辨苦基因具有更丰富的多样性。人体内有一种叫做TAS2R38的基因,它使得人们能感受苦味的物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近期一次学术会议上宣布说,在研究过程中,他们请许多肯尼亚和喀麦隆人品尝不同程度的苦味物质,结果发现这些非洲人比欧洲人更能区分出细微的苦味差别。
在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下,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姚永刚课题组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张清炯课题组通过合作研究,发现特定线粒体DNA(mtDNA)单倍型类群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简称LHON)发病与否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发表在生命科学领域国际顶尖杂志《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2007年影响因子11.09)。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人类在大约6万年前“走出非洲”时,迁徙队伍中的男性数量大大超过女性。非洲是人类进化的摇篮。研究显示,今天散居在各大陆的不同种族都起源于一群人数相对较少的智人。这群智人在大约5万年至7万年前从近东地区进入欧洲和更远的地方。但直到现在,科学家还没有找到一种确定这批人类始祖的性别比例的方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