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微生物生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微生物生理学相关记录103条 . 查询时间(4.486 秒)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红惠团队在酿酒酵母生物合成类胡萝卜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肠道微生物与其宿主形成了共生功能体。肠道微生物对于维持宿主的能量代谢、免疫功能和社会行为等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动物宿主的生存和繁殖适合度。由宿主与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全基因组决定了动物物种的适应与进化。然而,关于宿主遗传因素(系统发育)与环境变量对肠道微生物结构的相对贡献尚不明确,特别是亲缘关系较近物种肠道微生物的关系。此外,不同物种能量代谢特征与系统发育关系未见报道。
洗涤过程中的微生物交叉污染以及后续异味产生,一直是人们关心的家庭卫生问题。虽然抗菌洗涤剂可以减少异味,但其除菌和除臭的效果与机制尚不明确。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与宝洁公司合作,利用前期发明的简化宏基因组测序技术2bRAD-M,通过研究日常使用的棉质毛巾中微生物含量、多样性和异味成分,揭示了洗涤过程中衣物间微生物交叉污染现象及后续异味形成的机制,强调了科学有效的洗涤对衣物上异味控制以及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022年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关红研究组在Trends in Parasitology上发表题为“Nasonia-microbiome associations: a model for evolutionary hologenomics research”的综述论文,系统总结了Nasonia寄生蜂微生物组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的最新研究进展。
2023年1月10日,《国际微生物生态学会会刊》(The ISME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根瘤菌研究团队田长富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FadL-ExoFQP通过调控胞外长链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水平介导根瘤菌向根迁移》(Rhizobial migration toward roots mediated by FadL-ExoFQP modulation of extracellu...
刘秀霞,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长期从事生物医药蛋白表达工程与合成生物学、工业微生物生理特性与发酵过程控制等领域的研究,主要承担《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实验》以及《高级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讲授工作。近5年来在Crit Rev Biothech、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Synth Syst Biotechnol等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开发了多个生产医药...
史锋,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长期从事微生物生理生化与基因工程代谢工程、生物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功能改良等领域的研究,主要承担《生物化学》等课程的讲授工作。联合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其中授权30项;主编或参编中英文专著6部;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获得省部级或行业协会奖励1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仝瑞建,副教授,主要从事微生物生理生态研究,2006年至2021年在洛阳师范学院工作,期间,历任学校人事处人事科科长、人事处师资科科长、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心副主任等职务,2022年1月调入菏泽学院工作。
细胞中的代谢调控十分复杂,一个特定的细胞功能往往由一系列不同类型的代谢途径调控相互作用决定。例如,氨基酸的代谢通常由不同类型相互作用组成的反馈或前馈回路来调节。由于缺乏对这些调控关系的全局性认识,对细胞进行代谢重塑时常触发胞内复杂调控而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这是目前细胞工厂构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常不同类型的调控数据散落在各个不同的数据库中,生物学家较难通过仅关注与所研究的代谢物/蛋白质密切相关的一两...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汪惠丽教授团队在肠道菌群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Gut Microbiota Shapes Social Dominance Through Modulating HDAC2 in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上发表并成为编辑推荐论文。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创新团队联合德国马普煤炭所、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在国际知名期刊《美国化学会催化(ACS catalysis)》在线发表了题为“Biocatalytic Baeyer−Villiger Reactions: Uncovering the Source of Regioselectivity at Each Evolutionary Stage...
近日,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院本科生动科202班张浩铭为第一作者撰写的文章《Implication of Gut Microbiota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肠道微生物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论文,被国际知名免疫学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收录,并在其网站发表,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为7.561 ,JCR一...
近日,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超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许平教授、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文博士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IF=14.919)上发表了题为“An L-2-hydroxyglutarate biosensor based on specific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LhgR”的研究论文。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
周广灿,男,博士,副教授。2018年10月到菏泽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牡丹学院)工作,承担《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APPL MICROBIOL BIOT,FRONT GENET,FRONT PLANT SCI,G3-GENES GENOM GENET,J SYST EVOL,J ENVIRON SCI HEAL B,J AGR FOOD CHEM,PL...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生理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工业室)2020年研究生学术年会于2月1日在微生物所召开,本届年会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屏对屏”分享交流学术成果,重点实验室全体师生130余人参加了会议。年会得到了研究所的大力支持,所长钱韦、所党委书记李俊雄、研究生部副处长王文婧出席了本次会议。开幕式由工业室副主任于波研究员主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