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国语言 >>> 汉语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中国语言相关记录384条 . 查询时间(2.195 秒)
“北京方言形成的历史音韵层次研究”本质上就是北京话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的研究。已故著名北京话研究专家胡明扬先生在《北京话初探》中,探讨北京话来源问题时评价道:“这是一个饶有兴趣但又难度相当大的课题。”因此,应该大力开展北京话形成的历史层次研究。
在视觉词汇识别和文本阅读的研究中,词频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变量之一。大量行为研究发现,人们对词语的加工随着词频的提高而加快。神经电生理研究同样表明低频词加工更加困难,且相比高频词会诱发波幅更大的P200或者N400成分。因此,心理语言学中的诸多计算模型,如联结主义理论模型(交互激活模型、分布发展模型、语境多样性模型、双通道瀑布模型)和双重加工模型都把词频作为影响词汇认知加工的重要变量。
甲骨缀合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使碎片经过拼接,变为完整或较为完整的卜辞,成为可利用的珍贵史料。甲骨缀合研究的持续深入是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需持续努力、久久为功。一门学科必须有新材料不断涌现,才能使其永葆生机。甲骨新材料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源于甲骨出土,二是源于甲骨缀合。今年适逢甲骨文发现120周年,我们要更深刻认知甲骨缀合的意义。
定中关系和转指结构的助词标记,永新话有两类:一类是量词“个”,另一类是指量短语“固个”“固复”“固些”。“个”在南方地区使用普遍,而指量短语作结构助词标记是永新话等方言特有的现象。文章试图说明指量短语标记产生的动因:NP前的指量短语原来的作用是提高指别度。由于语用上的频繁使用,起强调作用的指量短语进入“修饰语+助词标记+中心语”这个框式结构以后,才由强调作用逐渐转为起连接作用并被赋予助词标记的功能...
穿越三千年的历史,甲骨文的发展仿若星辰,照亮了我们与殷商展开对话的一幕幕瞬间。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宝藏,展示了中华文明发展的精神脉络;代代绵延,是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赓续,滋养了写在中华基因中的文化气质底蕴。“一片甲骨惊天下”。作为中国已知的最早成体系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中蕴含着汉字的主要造字方法,也奠定了汉字方块形态和发展框架。120年间,甲骨文的保护与传承,浸透着一代代研究者解码千年文明的心血。在新...
水乡为何有“山歌”     山歌  方言学  语言学       2022/3/23
“山歌”这一名称,在我国大江南北乃至东西边塞均有听闻。据专家考证,该词最早出现于唐代。唐李益(约749—约827)《送人南归》诗中有“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白居易《琵琶行》诗中有“岂无山歌与村笛”之句。明清以来,文人收集山歌者渐多,并编有专集。明代冯梦龙(1576—1646)辑录的《山歌》,内容广泛,包括各种民歌。明代昆山文人叶盛(1420—1474)所著《水东日记》中记有“吴人耕作或舟行之劳...
南部吴语山摄合口一等桓韵的读音有四个层次:层次Ⅰ为先秦层次,这一层次与先秦歌部对转;层次Ⅱ为《切韵》的前期层次,这一层次在上山小片与通摄一等韵母相同,在金衢片、瓯江片和丽水小片与臻摄合口一等韵母相同;层次Ⅲ音类分合关系在上山小片复杂多样,在其余片端系与覃韵相同,帮系和见系有的不与其余韵类合流,有的与其余韵类合流,可以把这一层次称为《切韵》层次;层次Ⅳ为文读。同时探讨了各个层次的演变过程。
汉语被动标记“得”遵循了世界语言中“获得”义语法化为被动标记的普遍模式,即GET(‘to get’,‘toreceive’,‘to obtain’)>PASSIVE,汉语动词“得”的“获得”义及由其引申而来的“遭受”义共同构成其语法化为被动标记的语义基础。被动标记“得”发生语法化的结构为“受事主语+得+NP+VP”,语法化机制为重新分析,产生时间不晚于晚唐五代时期,现代汉语方言中的被动标记“得”是...
2021年9月18日-19日,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汉藏语言文化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在聊城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主办,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汉藏语言文化专业委员会、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中共临清市委宣传部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暨南大学等近40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汉语方言中来源于副词的先行义标记主要有“正”“再”“先”三个。“正”“再”来源于句中副词,其初始的句法结构为“VP1+正/再+VP2”;“先”来源于句末副词,其初始的句法结构为“VP+先”。后来由于语境的影响,这些原本为副词的“正”“再”“先”都逐渐演变为先行义标记。
2019年5月,语言学家温端政的新著《语词学基础》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我有幸担任了这部书稿的责任编辑。温老师长期从事方言学、语汇学方面的研究,与商务印书馆合作30余年,出版的语言学著作和主编的语类工具书多达十数种,是我们的老作者和老朋友。
“VP-Neg”问句是汉语方言里一种重要的正反问句。根据否定词的不同及问句的结构,“VP-Neg”问句可以分为“VP+一般否定词”、“VP+复合否定词”、“肯定词+VP+特殊否定词”三类。问句的形式与语义之间存在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关系。作为汉语方言中常用形式,“VP-Neg”问句的地域分布广泛。有的方言里,“VP-Neg”问句在用法上有着特殊的表现。
“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眼睛,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日前,在第二十二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开幕式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经典诵读展示活动现场,著名朗诵艺术家殷之光为大家朗诵诗歌《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基。从1998年起,每年9月的第三周被设立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2年来,推普周已成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语言的递归性一直是当代语言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递归性是否是人类语言的本质属性”这个问题成为语言学界争论的焦点。有研究者提出儿童对递归结构掌握较晚,在6岁前对递归结构的理解和产出都存在问题。本文通过“基于真值判断的诱发性产出任务”考察了30名4岁的汉语普通话儿童对表领属的递归结构的习得。实验结果显示,4岁的汉语普通话儿童在缺乏足够外界语言输入的情况下,仍能正确理解并产出递归结构。实验结果...
“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眼睛,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日前,在第二十二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开幕式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经典诵读展示活动现场,著名朗诵艺术家殷之光为大家朗诵诗歌《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