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国语言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 彝族语文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彝族语文相关记录63条 . 查询时间(0.492 秒)
许巧云,山西寿阳人,四川大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副教授,彝学学院历史文献学专业、文新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民族学刊》编辑部兼职编辑。 本科讲授课程有现代汉语、汉语词汇文化、文献学等,研究生课程有现代文献学、档案学、国学典籍导读、汉语词义学等。研究领域为汉语史、汉彝英语言对比、历史文献包括清代硃批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打西阿且,女,彝族,四川喜德人, 1986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彝语言文学专业,现任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副教授。主要承担的课程有“彝族尔比”、“汉语普通话”、“汉彝翻译技巧”。 主要成果有:译著2部,《心的志愿》、《同胞爱》;译文28篇,《一条老狗》、《我的母亲》、《鹰志》、《南诏史话》等;论文7篇 《汉彝翻译之忠实与灵活》、《 汉语成语的翻译》、《彝族与竹》、《“尔比”解析》、《从“尔比”看...
苏连科,彝名拉玛·苏噶·拉体,男,彝族,四川省盐源县人。1959年出生,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82年1月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留校工作,1988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硕士学位。1990年晋升讲师,1992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3年被批准担任硕士生导师,2000年晋升教授。现为西南民族大学三级教授,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国家民委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四川省少数民族语言学科高职评审...
由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校科研处“2019年度青年学术团队引领计划项目”支持的“比较文学视野下的藏族当代文学翻译及其研究”学术研讨会于4月20至4月21日在中央民族大学文华楼西区二层学术报告厅召开。此次会议主要发言人有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会长、青海省民族文学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龙仁青先生,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徐琴女士,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藏族著名作家拉先加先生,青海民族出版...
彝海结盟是中国工农红军十大事件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重大胜利。为弘扬“彝海结盟”精神与推动民族地区振兴发展,由我院主办,中共冕宁县委、冕宁县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彝海学术峰会”于2018年5月27日在四川省冕宁县召开。十二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唐双宁,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李蓉研...
彝语辅音谱特征分析     彝语  辅音谱  谱重心  离散度       2017/8/21
本文比较了两位彝语发音人(1男1女)朗读词中辅音的谱参数(谱重心和离散度),结果如下:清化与非清化的鼻音/边音的谱重心和离散度区别明显,清化音比非清化音的谱重心和离散度升高约为3倍至5倍;用谱重心和离散度可把鼻音与边音大致分开;清擦音的谱重心和离散度远大于浊擦音,大约为两倍以上。
彝语中的正反问句研究     彝语  正反问句  特征  方言差异  比较       2015/5/14
彝语正反问句有着丰富的形式,可以采用直接重叠、肯定否定重叠、肯定否定重叠中间加语气词三种形式,可以重叠主要成分、也可以重叠附加成分,对双音节词进行重叠时既可以重叠前一音节,也可以重叠后一音节。与汉语正反问句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较多的民族语言特色,虽然自身有方言的差别。
彝族的参考书目     彝族  参考书目       2015/3/31
彝族的参考书目。
2014年7月4日,“2014年中国彝学论坛·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彝学研究中心发展规划暨全国彝学研究机构协同创新研讨会”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来自北京、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中华民族全书:中国彝族》共分为十章,具体内容包括:彝族概况、彝族的物质文化、彝族的民间文化、彝族的社会文化、彝族的毕摩文化、彝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彝族的文教传承、彝族有影响的历史文化人物等。《中国彝族》掌握了大量第一手可靠资料,使彝族文化都能得到平等尊重的呈现和真实可信的表述,同时也集中反映彝族优秀文化之精髓,真切反映各民族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力争打造成为中国各民族的 “文化名片”。 
近日,浙江大学出版社编制出台《学术著作出版规范》,针对学术著作出版的过程,对书稿的格式、要素、流程和版式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据了解,这是我国出版社出台的第一部学术著作出版规范,将于2012年4月1日起在浙大出版社试行。
作为市校合作成果之一的《思考杭州——为品质之城资政建言》一书,日前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集合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杭州市政府政研室合作共建的公共管理中心合作四年来的重要理论成果,选取71篇调研或咨询报告,其中由浙大城市学院教师完成或参与的占50%以上。该书为大16开本,分上下两册,共计156万字,为市政府领导决策做出重要的参考作用。
本文以凉山彝族民主改革前后和时下的族属认同为个案,深入阐述其蛋形构造的特征及文化建构,提出族属认同的经验研究优于将“民族”、“族群”实体化和客体化的研究策略;认为硬性的族群边界并不存在,而同时承担区别与吸收功能的“族膜”则在族属认同中清晰可见。就此提出族属认同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认识民族现象的复杂性,也有利于深入理解、反思国内外因族属问题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的原因及其后果。
朱崇先 男,彝族,1954年7月生,云南省武定县人。中共党员。副教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 民族语言文学系。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文学系党总支委员,民族古籍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彝汉双语教学与古彝文及其典籍的释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