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微生物生理学 >>>
搜索结果: 16-22 共查到知识要闻 微生物生理学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4.064 秒)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温廷益研究组和生物物理研究所李翀副研究员等通过合作鉴定了人膀胱癌干细胞一条新的干性维持通路—KMT1A-GATA3-STAT3信号通路。机制研究表明,KMT1A蛋白通过其甲基转移酶活性,直接催化GATA3基因启动子区域(-1351~-1172)的组蛋白H3第9位赖氨酸进行三甲基化修饰(H3K9me3),从而阻遏其转录;而GATA3蛋白能够直接与STAT3基因的启动子区域(-1...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细菌根据自身分泌的信号分子的浓度感应细胞密度进而产生细菌群体行为的基因调控方式。由信号分子介导的信号传递途径不仅发生在细菌之间,也存在于真核生物与细菌之间。 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 Xcc)是导致多种十字花科植物发生黑腐病的一种模式致病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方荣祥院士课题组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智能传感研究中心在相衬显微技术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近日,以程冠晓博士、胡超研究员和孟庆虎教授等科研人员为核心的研究小组,提出一种新颖的具有纳米空间分辨率的X射线相衬成像技术及其关键器件设计方法。这种X射线相衬光子筛显微成像技术简称为XPCPSM,有望突破制约X射线相衬成像技术发展的关键光学器件瓶颈,实现低吸收衬度的生物软组织内部三维空间生理结构的纳米量级分辨率、光...
人类区别于其它哺乳动物的一大特征是拥有最大和最复杂的大脑。长期以来,人脑的特征被认为跟脑部代谢水平有关。事实上,人们的确在基因表达谱或者氨基酸序列上发现过一些表现出人特异的基因参与了代谢途径。但是,几乎没有人测量人类和其它灵长类脑部代谢物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的差异。 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所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Philipp Khaitovich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气相色谱-质...
近十年来,代谢工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菌种改造,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代谢工程技术在提高微生物在工业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胁迫抗性方面的作用还很有限。新型大宗生物产品——生物燃料、生物基化学品和生物材料的特点是量大、价廉。为了利用微生物高效、经济地生产这些产品,急需发展新的菌株改造技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