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学 SARS相关记录50条 . 查询时间(0.352 秒)
日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毕玉海研究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计秋团队合作构建hACE2糖尿病小鼠、肥胖小鼠模型,研究SARS-CoV-2对两种模型的感染致病特征,探索SARS-CoV-2对糖尿病患者的可能感染致病机制及抗凝治疗(肝素)的治疗效果,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Zoological Research》(Anti-infection effects of heparin on S...
山西医科大学细胞生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曹济民教授团队发表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综述(Mei-Yue Wang, Rong Zhao, Li-Juan Gao, Xue-Fei Gao, De-Ping Wang, Ji-Min Cao. SARS-CoV-2: structure, biology, and structure-based therapeutics development. Fron...
核酸检测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诊疗、防控的重要依据,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的特点。2022年4月19日,中国牵头的首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国际标准(ISO/TS 5798:2022《体外诊断检验系统——核酸扩增法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 2(SARS-CoV-2)的要求及建议》)正式发布。该标准由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组织华大基因、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提出并联合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和英...
2022年2月28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0项重大科学进展从30项候选进展中脱颖而出。清华大学医学院饶子和院士、娄智勇教授团队的成果“揭示SARS-CoV-2逃逸抗病毒药物机制”入选。
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多功能的人鼻类器官的开发。利用模拟人类细胞和病毒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鼻类器官,该团队显示了导致COVID-19的SARS-CoV-2病毒感染与呼吸道合胞病毒(一种主要的儿科呼吸道病毒)感染之间的关键区别。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第一步,并引导潜在的新疗法。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重要人兽共患病与烈性外来病团队揭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mGluR2)是介导SARS-CoV-2入侵细胞的重要分子,这一发现为抗SARS及MERS样冠状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靶标分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发现(Cell Discovery)》上。
2021年9月28日,华中农业大学金梅林教授团队联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赵志虎研究组、英国爱丁堡大学Grzegorz Kudla组和武汉菲沙基因等团队在SARS-CoV-2 RNA基因组结构动态变化上的研究成果以题为“In vivo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SARS-CoV-2 RNA genome”发表于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SARS-CoV-2尖峰mRNA疫苗早在最初接种后10天就开始介导预防严重疾病的发生,此时中和抗体还很难检测到。 因此,疫苗诱导的CD8+ T细胞可能是这个早期阶段的主要保护介质。 然而,与自然感染相比,疫苗的诱导机制、以及与诱导免疫的其他方面的联系仍然不清楚。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单个抗原决定基水平上,从接种疫苗3 - 4个月后加强疫苗过程中进行了连续的纵向分析,追踪bnt162b2疫苗诱导的尖...
不要忘记戴口罩”---尽管现在大多数人都遵循这个建议,但专业人士对戴口罩的有效性表达了不同的意见。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中国、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的研究人员如今使用观察数据和模型计算来解答这个问题。该研究显示,在哪些条件下,口罩以何种方式实际降低了个人和人群平均感染SARS-CoV-2的风险,并有助于缓解这种冠状病毒大流行。在大多数环境和情况下,即使是戴简单的外科口罩也能有效减少SARS-CoV...
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SARS-CoV-2发病机制探索、药物研发和疫苗评价至关重要。华中农业大学金梅林团队近期一项研究表明突变病毒LG株可以感染老年鼠,但青年鼠感染后没有表现出任何病症。基于此成果,研究者将野生SARS-CoV-2毒株分别在老年和青年鼠上传代,获得了一株在小鼠上复制能力强且致病性高,甚至能引起小鼠死亡的SARS-CoV-2毒株WBP-1。小鼠感染该毒株后呼吸道及肺脏病理损伤明显。肺...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国家病毒资源库邓菲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郑昕团队合作攻关,在新冠病毒(SARS-CoV-2)与血小板和巨核细胞相互作用机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医学杂志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上,题目为“SARS-CoV-2 interacts with platelets and megakaryocytes v...
作为一家开发广泛中和冠状病毒的一流抗体的生物技术公司,Adagio Therapeutics公司(下称Adagio公司)于2021年1月25日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它开发的先导抗体候选物ADG2的体外和体内数据。这些数据表明ADG2中和SARS-CoV-2的效力与临床开发中的其他单克隆抗体(mAb)相似或更高,并且与所有已知的SARS-CoV-2变种有很强的结合力。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
凛冬已至,春节欲来。随着人员流动的增加,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导致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似乎变得更加严重,官方每日公布的COVID-19疫情数字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在全球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对SARS-CoV-2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是关于其感染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发病机理仍然知之甚少。众所周知,大脑是人类的中央处理器,而COVID-19可引起人类神经系统疾...
动物感染模型对SARS-CoV-2防治疫苗和药物研发及感染与免疫机制研究至关重要,其中小鼠感染模型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小鼠对SARS-CoV-2不易感,表达SARS-CoV-2入侵细胞受体—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hACE2)转基因小鼠显著提高了SARS-CoV-2易感性,但也导致包括大脑在内的广泛组织侵噬,作为动物感染模型,与SARS-CoV-2主要感染人类呼吸系统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离。
近日,经过持续科研攻关,南开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尚鲁庆副教授课题组揭示了冠状病毒主蛋白酶的催化机制,讨论了冠状病毒MERS-CoV与SARS-CoV主蛋白酶在催化过程中的区别,进而优化了主蛋白酶抑制剂的生物活性。该工作为未来应对冠状病毒的变异奠定了研究基础,旨在助力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研发。介绍该成果的论文发表在美国化学会期刊《ACS Catalysis》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