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神经生物学 >>> 神经生物物理学 神经生物化学 神经形态学 细胞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理学 发育神经生物学 分子神经生物学 比较神经生物学 系统神经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人物 神经生物学相关记录125条 . 查询时间(2.719 秒)
MagdalenaJKozio研究员,研究概述:DNA,“生命的基石”,是人类健康的基础。化学修饰可以直接改变DNA,因此发现、研究这些修饰是理解人类大脑功能,健康和疾病的关键。DNA修饰可以影响DNA碱基,多年来,关于胞嘧啶甲基化的研究一直在广泛大量的进行,这些研究揭示了其在管理基因和大脑功能,以及在大脑疾病如癌症方面的作用。令人惊讶的是,DNA修饰会影响其他DNA这一事实却经常被忽略。因此,我...
戈鹉平高级研究员,研究概述:大脑内主要有八大细胞类型:神经元、四类胶质细胞和三类血管细胞。不同种类的细胞纵横交错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代谢物(metabolite),是代谢的中间产物或者代谢的终产物,特指分子量小于900道尔顿以下的小分子。迄今发现,一个细胞已知的代谢物有2000–6000种,包含20种常见氨基酸及其众多衍生物。那么,大脑中的八大类细胞如何相互供给代谢物来行驶其功能?在过去几...
AkihiroYamanaka资深研究员,研究概述:下丘脑通过合成与释放神经肽调控动物本能行为,如进食行为、睡眠/觉醒行为、性行为等。实验室借助分子生物学、组织化学、电生理学、行为药理学和光遗传学等研究手段,重点关注下丘脑肽能神经元及其对本能行为的调节机制。
马继延资深研究员,荣誉、奖励、学术兼职: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研究生院奖学金,瑞士蛋白转输、糖基化与健康国际大会青年科学家奖,艾立森医学基金会青年学者奖 ,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优秀教学奖,亚太朊病毒协会(APSPR)理事;曾任美国NIH评审小组和研究项目计划的常任以及即席评审专家,并任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RC)和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委员会(BBSRC)、英国帕金森研究基金、加拿大艾伯塔省朊病...
CarlosIbanez特聘研究员。教育经历:1.CarlosIbanez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学习生物学。2.他的博士工作是在CarlosFrasch的指导下于Leloir学院(前称FundacionCampomar)进行的。
饶毅特聘研究员,饶毅实验室的研究集中于分子神经生物学,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化学分析、电生理、现代光学成像等交叉学科途径研究脑和神经系统及其相关问题的分子和细胞机理。
李家驿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理及早期干预;干细胞生物学及其应用 分别于1982年和1988年在西南医科大学(原 泸州医学院)及四川大学(原 华西医科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5年在瑞典哥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99年任瑞典哥德堡大学副教授。2001年任瑞典隆德大学副教授,2011年任隆德大学终身教授。2013-2018年曾任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院长。...
李家立,医学神经生物学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脑老化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表观遗传学基础
张效初,教授,博导。从2000年开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采用磁共振成像开展了与工作/短时记忆和尼古丁依赖的渴求冲动与调控的相互作用有关的脑结构和脑功能方面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并于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后,到美国国立健康卫生研究院药物滥用研究所(NIH/NIDA)访问交流。在继续系统进行尼古丁依赖的渴求冲动与调控有关基础研究外,还尝试进行了用以提高控制渴求冲动能力的神经信...
毕国强,教授、博导,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核心骨干。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神经生物学与生物物理学系主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集成影像中心联合主任。兼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会理事、突触可塑性分会主任委员、神经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光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神经科学会学术伦理委员会委员,同时兼任Frontiers in Neural Circuit...
陈蕾,近年来一直从事有关TRPV4受体调控神经系统功能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三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江苏省科学计划项目和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课题各一项;参与主持中加国际合作项目一项。近年作为通讯作者/共同通讯发表SCI论文20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90分,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
高隽,教授,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13 年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神经生物学学系主任和学科带头人。由于衰老、疾病、学习记忆损伤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拟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生理和病理条件下模式动物的学习记忆、认知和行为的变化,较集中地研究海马、大脑皮层等与学习记忆相关的脑区,进而为寻找相关药物新靶点和药物设计提供实验证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N...
孙秀兰,博士,博士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神经保护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A)类”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南京医科大学优秀中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精神类疾病(脑卒中、抑郁症等)的病理损伤机制和神经保护靶标的研究。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江苏省等10多项基金的资助;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30多篇...
李英伟,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1]神经科学与神经工程[2]工业智能监测与诊断[3]神经科学与神经工程[4]神经科学与神经工程、工业智能监测与诊断。社会兼职:[1]2019.6- 2021.6;国际脑成像学会(OHBM)会员;[2]2018.10- 2020.10;国际功能近红外光谱学会(fNIRS)会员。
詹长安,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研究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分会,理事;研究方向:神经信息工程,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与分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