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库 生物学 Cell相关记录190条 . 查询时间(0.159 秒)
多次跨膜蛋白入核需要经过膜表面蛋白提取、从膜上脱落与跨膜运输多阶段步骤,在此过程中必须保护多个疏水跨膜结构域免受胞质亲水环境影响并保持蛋白空间构象。因此,传统观点认为跨膜蛋白以膜性结构局限定位在细胞膜/内膜中发挥生物学功能。2021年6月7日、2022年2月23日Cell Research连续2篇文章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王红霞团队关于四次跨膜蛋白入核信号调控的研究成果。
细胞多样性是组织和器官形成的前提。在发育过程中,细胞通过不对称分裂产生形态、大小和命运不同的子细胞。这一过程与分裂位置的确定密切相关。动物不对称分裂位置的决定由保守的“极性蛋白-细胞骨架-纺缍体定位”机制介导。该通路的多种组分在植物细胞中普遍缺失。此外,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其分裂过程由植物特有的早前期带(preprophase band)和成膜体(phragmoplast)完成。因此,长期以来,植...
近两年来,多项研究发现染色质中的新生RNA上含有m6A修饰,说明这些m6A修饰伴随着转录产生。真核生物的转录包括转录起始、暂停与释放、延伸和终止等多个步骤。早期的转录暂停以及暂停后命运选择(继续延伸还是降解)是高等生物基因转录的限速步骤,而m6A修饰在此过程中的研究还很少。
201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启动“使用先进革新型神经技术的脑研究计划”(Advancing Innovative Neurotechnologies (BRAIN) Initiative),简称脑计划,致力于发展新型研究手段,力求对人脑获得深入且革新性认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家组织和科研机构参与这一计划,其研究领域涵盖了生物学,物理学,工程学乃至临床医学(https://brainini...
肝母细胞瘤是一种儿童肝脏恶性肿瘤。与肝癌、胆管癌等成人肝脏恶性肿瘤不同,肝母细胞瘤由肝前体细胞发展而来,其成因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肝硬化无关。因缺乏人肝母细胞瘤发生模型,其发病机制研究尚不清晰,药物策略尚不明确。在肝母细胞瘤患者中,80%以上患者肿瘤样本显示Wnt-β-catenin和Hippo-YAP通路的过度激活【1】。研究表明,成年小鼠肝脏中共同表达激活型β-catenin和YAP1能够导致...
PTEN是一个关键的抑癌基因,其蛋白在肿瘤中经常发生缺失。PTEN蛋白的缺失可由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因素导致,但在肿瘤中PTEN蛋白的缺失比例常常比其基因突变、缺失比例要高很多,因此PTEN蛋白的降解成为肿瘤中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以往研究发现,PTEN蛋白可受到多种翻译后修饰并转移到蛋白酶体进行降解,也有少量研究发现PTEN可经由溶酶体途径降解,但PTEN溶酶体降解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我国不同区域分布有大量的盐碱地,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盐碱化呈现扩增趋势,严重影响了作物与植被生长,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对我国粮食及生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0月21日在山东考察时谈发展抗盐碱作物战略意义时指出:土地资源是很宝贵的,抗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提高土地增量是很有意义的,对中国粮仓、中国饭碗也能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对植物受到盐胁迫的应答和耐受分子机制开展深...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全球COVID-19爆发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SARS-CoV-2具有多器官嗜性,可引起发烧,咳嗽,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和多器官衰竭。宿主细胞受体是病毒嗜性和引发疾病的关键决定因素。但目前为止,被广泛认可的SARS-CoV-2受体仅有ACE2。而ACE2的表达相对局限在胃肠道、肾脏、心脏等器官,难以解释SARS-CoV-2的多器官嗜性。另外,SARS-CoV和S...
2021年11月16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范衡宇教授实验室在Cell Reports上发表了题为“CNOT6/6L-mediated mRNA Degradation in Ovarian Granulosa Cells is a Key Mechanism of Gonadotropin-triggered Follicle Development”的研究论文并入选当期封面文章,报道了CCR...
2021年11月8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何向伟课题组在Journal of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Pcp1/pericentrin controls the SPB number in fission yeast meiosis and ploidy homeostasis”的研究论文。大部分真核生物主要以单倍体或者二倍体的形式生活,生物体个体的多倍体化在自然界中并不常见。研...
在真核生物中,三种结构保守的RNA聚合酶(Pol I,Pol II和Pol III)分别介导不同基因的转录,合成不同类型的RNA。其中Pol I定位在细胞核核仁中,主要转录rRNA,其转录活动可达整个胞内转录活动的60%,对于核糖体合成至关重要。临床研究证明,Pol I的突变会导致特雷彻·柯林斯综合征、面骨发育不全以及严重神经变性等疾病的发生,此外Pol I转录机制被认为是重要的抗癌治疗的药物靶点...
2021年9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王锋课题组在国际期刊Cell Discovery在线发表了题为“Dynamics of TCR repertoire and T cell function in COVID-19 convalescent individuals”的研究论文,揭示COVID-19康复患者出院时间点TCR组库多样性有所增加,但在痊愈1周之后恢复到基础水平,并...
SARS-CoV-2(新冠病毒)变异株例如B.1.1.7(Alpha)、B.1.351(Beta)、P.1(Gamma)以及B.1.617.2(Delta)的不断出现给新冠疫情的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急需要开发高效广谱的中和抗体,特别是需要寻找到识别保守抗原表位的广谱抗体,从而应对这些已知和未来即将出现的新冠病毒突变体,并为设计广谱疫苗奠定理论基础。
基因表达的精准调控,对机体发育和细胞的各种生理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基因表达的紊乱,则影响着众多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转录是基因表达调控最关键的步骤,因此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分子生物学的核心课题。真核生物大多数基因的转录主要分为转录起始(initiation)、暂停(pausing)、延伸(elongation)和终止(termination)四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涉及到RNA聚合酶II(Pol II...
2021年8月27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徐平龙实验室在Molecular 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题为“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of mutant NF2 imprisons the cGAS-STING machinery to abrogate antitumor immunity”的工作,阐述了核酸免疫识别信号cGAS-STING-IRF3诱导疾病相关的抑癌蛋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