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进化论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进化论相关记录177条 . 查询时间(1.525 秒)
如今种类占据绝对优势的节肢动物是如何由软体的蠕虫演化而来呢?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他们发现的一种5亿多年前的叶足动物——“仙掌滇虫”可在海底行走,属于首次发现的具有“节肢”的虫子,从而有望揭开节肢动物的起源之谜。
自1992年《自然—遗传学》发行以来,《自然》旗下的期刊已增至16种,其中包括去年刚成立的子刊《自然—化学》。这个月,自然出版集团又发行了第17本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自然》就此发表社论说,《自然》旗下以往的所有子刊都各自聚焦于特定的学科或研究领域,其目标是有针对性地发表最具原创性和科学影响力的研究工作。现在看来,《自然》系列子刊的高影响因子证明这...
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蒋学龙研究团队对蹼足鼩族进行了详细的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研究,在系统进化、生理进化和生物历史地理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结合系统进化的结果、化石和古气候记录,该研究团队详细论证了全球历史气候变化对蹼足鼩族的分布以及进化的影响:东喜马拉雅-横断山区的蹼足鼩首先从欧洲迁移到亚洲北部地区,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在中新世末上新世初蹼足鼩在该地区发生快速分化。到上新世末、更新世初,...
自生命起源到现在的数十亿年间,地球上大约出现过数十亿个物种,而现存的物种只有大约数百万个,也就是说,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99%以上都已灭绝。没有一个物种能够永世长存,现存的物种以后也会一个一个地灭绝。物种灭绝是一个一直在发生的过程,大部分(约占三分之二)的灭绝是由于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环境的变化等进化因素,分散地发生的,这被称为背景灭绝。但是剩下的三分之一的灭绝,却是集中发生的,在比较短的时间...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汪筱林教授带队的专家小组,近日对浙江省天台县发现的世界最大恐龙蛋化石进行了初步修复。
媒体报道称,湖南花垣县文物局近日接到群众反映,在县城城郊烽火村采石场发现大量古生物化石。文物专家在现场看到,这些化石形状各异,有的形如宝塔,有的弯曲像蜗牛。现场采石人员说,附近其它几个采石场也发现了大量类似生物化石,其中有些化石貌似青蛙,有些螃蟹化石连蟹钳都清晰可见。
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北京首次迎来冰河世纪神秘来客:两头冰原巨兽猛犸象(又称长毛象)本体,其中成年的“尤卡基尔”来自1.8万年前,而小象“欧米亚空”资历更深,来自4万多年前。
4月1日,记者来到位于诸城库沟村的龙骨涧发掘现场。从2008年1月迄今,科考队就一直在此进行诸城的第三次大规模恐龙化石发掘。目前,已挖掘面积近1万平方米,发现大量恐龙化石,已确认的就有7个恐龙属种,包括角龙、鹦鹉嘴龙、虚骨龙等,有些属种化石填补了恐龙研究领域的空白。专家表示,在这里发现的恐龙化石数量之多、富集度之高、种类之丰富,均为世界之最。
今年是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发现80周年,在这80年中,中外学者在北京猿人的生存时间上,基本达成一种共识,即距今四五十万年,这个时间已被写进中小学教科书。
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浙江大学农学院昆虫研究所陈学新教授课题组在一项关于蜜蜂的研究中发现,中华蜜蜂之所以比意大利蜜蜂具有更强的抗寒能力和抗病能力,是因为意大利蜜蜂在更为长期的驯化过程中丧失了某些基因。据悉,这一发现首次用实验的方式证实了长期驯化可能导致生物基因多样性降低的理论假设。
按照现有的生物进化理论,地球上所有现存的生命,无论是人类本身还是像蓝鲸这样的庞然大物,都可以追溯到大约35亿年之前最古老的一批原核生物——细菌就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种。在最近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斯坦福大学的乔纳森·佩恩(Jonathan L. Payne)博士和他的同事给出了一种可能的答案:地球上生物体积的增长,实际上是在两个相对集中的历史时期完成的;而在这两次革命过程中,每次...
早在1876年,人们就观察到海蜗牛体内有绿色的颗粒(Brandt, 1883)。90年后,这种颗粒被确认与藻类细胞内叶绿体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构(Kawaguti & Yamasu, 1965),接着,在上世纪60-70年代,科学家们对这种小东西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证明它获取了叶绿体后便获得了光合自养的能力。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海蜗牛(软体动物腹足纲后腮目)种类不少,在其两个亚目sacoglossans(...
2008年7月20日,《自然》杂志刊发了一篇破解生物多样性起源的研究论文。这篇论文从根本上解释了“生命的多样性从哪里来”这一生命科学的基本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强烈关注。 论文的作者就是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田大成,和他的课题组成员。 《北京科技报》:您和您的团队是如何发现新结论的? 田大成:最初的灵感要追溯到8年前。2000年,我在芝加哥大学学习,那个元旦是我这个研究灵感的...
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2008/1/18
恐龙是怎样灭绝的?这是生物进化史上令人困惑的未解之谜。尽管人们提出了种种假说,但一直缺乏分子水平的解释。最近,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2级本科生王光中同学通过比较13个现存物种门类的氨基酸组成,发现爬行动物的氨基酸组成与其他物种相比有显著差异,主要是CvP-偏好(带电氨基酸含量与极性不带电氨基酸含量之差)显著低于其他物种,这可能反映了它们对历史上可能出现过的低温环境的适应。而恐龙可能不适应6...
我国濒危野生动物之一的海南坡鹿,从30年前的26头已发展到如今的1600多头。28日上午,海南省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中心主任王春东告诉记者,海南坡鹿的种群已发展到11个,活动面积已达到了40多万亩,现在可以宣布海南坡鹿已摘掉“濒危物种帽子”了。  海南坡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0年前,为挽救濒危处境的坡鹿,广东省成立了占地面积近2万亩的大田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升格为国家级自...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