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人类学 >>> 人类起源与演化学 人类形态学 人类遗传学 分子人类学 人类生态学 心理人类学 古人类学 人种学 人体测量学 人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人类学相关记录674条 . 查询时间(2.468 秒)
被子植物既是人类起源的重要生态因素,又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生物资源。因此,被子植物也成为了植物学家最为关注的植物类群。尽管上百年来人们不懈努力,被子植物的起源仍是植物学家所面临的难题。
2022年10月23日晚上7:00,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2022级、2021级博士研究生通过“腾讯会议”举行了第45期“碧立格”系列读书报告会。本次读书报告会的汇报者是来自2022级民族学专业的方圆和张咸鹏两位博士生,纳日碧力戈教授和韦兰海教授出席本次读书报告会并进行指导,2021级博士生德力海主持读书报告会,来自全国多所高校30余人在线参加了本次读书报告会。
2022年10月16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类表型组研究院教授徐书华团队、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张国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樊少华合作,开发出人类基因组结构变异数据库PGG.SV(https://www.biosino.org/pggsv/)。相关研究成果以PGG.SV: a whole-genome-sequencing-based structural variant ...
分布在空间异质性环境中的物种通常在地理种群之间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和表型,以提高对环境的适应力。这些种群间的差异在维持遗传和功能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揭示种群间差异的分子基础不仅可以为研究物种演化和环境适应机制提供关键性线索,还可以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物种生存和分布预测提供更准确的理论模型。
2022年10月16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徐书华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张国庆研究员、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樊少华研究员合作开发的人类基因组结构变异数据库PGG.SV(https://www.biosino.org/pggsv/),文章题为“PGG.SV: a whole-gen...
2022年10月15日上午九点,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举办的 “寻梦启航-生命科学大讲堂”系列学术讲座活动的第五期活动顺利在线上召开。本期讲堂邀请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书华教授和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左永春教授做主题报告,由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倪挺教授主持。此次学术论坛内容新颖,有200多人参加。
2022年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研究员李伟团队联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在海蚀平台发育影响下基岩海岸地貌演化数值模拟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地貌学》(Geomorphology)上。
2022年9月30日,分子进化领域知名国际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研究成果“Tracing Bai-Yue ancestry in aboriginal Li people on Hainan Island”。研究团队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研究了海南黎族(HNL)的遗传起源、群体历史和适应性进化;并结合我国和...
2022年9月28日,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两周年之际,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公布了一批考古新发现,其中一项为湖北郧阳学堂梁子遗址新发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高星研究员作为学堂梁子遗址考古研究专家组组长,在发布会上介绍了此项重大发现。
世居高原的藏族人群是研究人类如何适应极端环境的理想人群。过去对藏族高原适应遗传机制的研究主要聚焦人体对高原低压低氧环境的适应,并发现了多个低氧适应基因,如编码低氧诱导因子-2的EPAS1基因。然而,在高原环境中,除了低压低氧这个胁迫因素外,高原紫外辐射是另一个重要的环境胁迫因素。
2022年9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冯雪竹、光寿红团队与南京大学陈迪团队合作在《eLife》杂志上合作发表了题为"H3K9me1/2 methylation limits the lifespan ofdaf-2mutants inC. elegans"的文章。作者发现,组蛋白修饰H3K9me1/2与胰岛素通路协同作用,在调节寿命和抗应激能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这项工作首次发现在特定基因组区域解除...
2022年9月21日,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李新正课题组在蔓足类系统发育及化能生境适应性进化方面获新进展,相关成果在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发表。 围胸下纲是一类主要营固着生活的蔓足类海洋生物,其生物多样性非常高,且分布广泛;潮间带、陆架海、海盆、海沟深渊、甚至热液、冷泉等特殊生境都有其身影。尽管从达尔文时代学者们已经开始关注和着手解决围胸类高级阶元的系...
近数十年,人类活动干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自身也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有学者提出当今的地球系统状态已不同于全新世,应该处于一个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强调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程度已和自然过程相当,甚至超过了自然过程。
包括中国新疆在内的中亚地区是研究人类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热点地区。1927年至1935年,瑞典探险家、考古学家、地理学家斯文·赫定与中国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徐炳昶带队的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深入中国西北地区开展系列科学考察。1934年,考察团成员、瑞典探险家、考古学家弗克·贝格曼,在当地罗布人奥尔德克的引领下发现了位于今天新疆若羌县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的荒漠之中的神秘古墓群,并将其命名为“小...
星罗棋布于南海的珊瑚礁是南海最重要且独特的地质体,在维护我国海洋领土完整、行使国家主权、资源供给及生态和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珊瑚岛礁的发育演化和成因问题最早可追溯到1842年的达尔文沉降理论,迄今科学家们已提出了多种模式和理论,但仍存在许多争议的问题或难以解释的现象,如不同区域和类型岛礁的发育过程和模式、环礁形成的主控因素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