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学 DNA相关记录459条 . 查询时间(0.963 秒)
近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艳丽课题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龚为民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two metal-ion catalysis of DNA cleavage by Cas12i2的研究论文,报道Cas12i2-crRNA和Cas12i2-crRNA-DNA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揭示Cas12...
2020年10月20日,我所与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在国际著名综合学术期刊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题为“古DNA证据揭示热带牛科动物对狩猎活动在青藏高原盛行至新石器时代晚期起到促进作用”的研究成果。本项研究首次完成了青藏高原牛科动物古DNA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工作,将印度野牛分布的北界从此前的约北纬2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是一种与衰老密切相关而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其发病机理十分复杂。AD主要的神经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斑块及微管蛋白tau过度磷酸化形成神经纤维缠结。尽管之前的AD病人脑组织样本和模型小鼠研究已经报道,在AD神经元退行性病变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表观调控改变和功能失调,这其中就包括: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 作为机体重要的表观调控系统,DN...
餐桌上的白米饭,从水稻研发、育种、播种到收获,要经历多少困难和艰辛?绿壳蛋、粉壳蛋、白壳蛋等各色鸡蛋,真的营养各不同吗?动手拼装多肉、品尝最新大米、实验室水稻DNA提取……9月26日,2020年科学之夜带着大朋友、小朋友们一起走进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为践行国家倡导的“光盘行动”,开启了节粮、爱粮特色科普嘉年华专场活动。
2020年9月22日,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Andrew Teschendorff课题组与汪思佳课题组合作的题为“A cell-type deconvolution meta-analysis of whole blood EWAS reveals lineage-specific sm...
2020年9月1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为第一单位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表题为 “NRF2 preserves genomic integrity by facilitating ATR activation and G2 cell cycle arrest”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发现电离辐射损伤后,NRF2蛋白被招募到DNA损伤位点,并与ATR相互作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郭惠珊研究组在 The Plant Cell 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 DNA Geminivirus Infection Induces an Imprinted E3 Ligase Gene to Epigenetically Activate Viral Gene Transcription 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虫媒DNA双生病毒诱导植物异常表达一个编码E3 ligas...
近期,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仰大勇教授课题组在化学领域权威期刊Angewandte Chemie(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通过DNA动态组装在细胞内构建类细胞器结构并调控细胞行为的研究。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郭小翠博士和李凤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相关成果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支持。细胞就像一个精密的小型工厂,细胞器是细胞内分工合作的车间,是细胞进行特定生化反应和执行特定生理功能的重要...
2020年8月3日,《衰老细胞》(Aging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Mitochondrial DNA mutation exacerbates female reproductive aging via impairment of the NADH/NAD+ redox”。该工作发现人类老龄女性卵子比年轻女性的卵子携带着更多的线粒体...
近期,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仰大勇教授课题组在化学领域权威期刊Angewandte Chemie(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通过DNA动态组装在细胞内构建类细胞器结构并调控细胞行为的研究。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郭小翠博士和李凤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相关成果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支持。细胞就像一个精密的小型工厂,细胞器是细胞内分工合作的车间,是细胞进行特定生化反应和执行特定生理功能的重要...
国际著名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近期发表药学院王连荣教授课题组在细菌DNA磷硫酰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DNA磷硫酰化修饰的位点选择性及其与DNA三维结构和DNA甲基化修饰的关系,阐明了在同一种细菌中两种完全不同类型DNA修饰之间的相互影响。论文题为“Epigenetic competition reveals density-dependent regulation and t...
史前现代人人群如何迁徙、交流和融合?欧亚大陆东部经历了怎样的现代人演化历史?这些议题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关注。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最新发表的一项综合研究成果,系统揭示了欧亚大陆东部现代人演化历史,其中,对距今约4万年北京田园洞个体的古DNA研究表明,亚洲和欧洲的人群至少在4万年前已经分离。
2020年7月18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付巧妹研究组应国际SCI生物学权威期刊《遗传学与发育新见》(Current Opinion in Genetics & Development)邀请,参加世界人类遗传起源演化系列专题报道,发表题为“古DNA洞察欧亚大陆东部人群演化历史”(Human evolutionary history in Eastern Eurasia ...
研究表明,DNA修复酶与肿瘤的发生与治疗密切相关,细胞内DNA修复酶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正常细胞内,DNA修复酶帮助细胞抵抗自发或诱导的DNA损伤,维持基因组稳定性,防止基因突变。另一方面,在肿瘤细胞内,DNA修复酶帮助肿瘤细胞抵抗化疗药物的作用,导致化疗失效。因此,研究DNA修复酶的功能与调节机制,对于肿瘤基础研究以及开发新一代抗肿瘤药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最近,生科院胡志刚-郭志刚...
在已知的千余种植物病毒中,超过四分之三的病毒均需要通过蚜虫、烟粉虱、叶蝉及飞虱等昆虫进行传播。迄今为止,仅有少数的植物RNA病毒被证实可以在除植物寄主外的介体昆虫体内复制。而植物DNA病毒是否能在介体昆虫中复制还不清楚,植物病毒跨界在介体昆虫中复制的机制也鲜有报道。该问题的研究对于更好的理解病毒进化以及根据鉴定的病毒复制关键因子开发阻断病毒传播的新方法均有重要意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