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病毒学 >>> 病毒生物化学 分子病毒学 病毒生态学 病毒分类学 病毒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病毒学 RNA相关记录31条 . 查询时间(0.243 秒)
2023年12月6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邓涛研究团队在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论文,题为“Twenty natural amino acid substitution screening at the last residue 121 of influenza A virus NS2 protein reveals the critical role of NS2 i...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慢性进展性疾病,若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最终将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细胞癌,危及生命。最近,慢乙肝诊治的新项目乙肝病毒RNA检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虫媒黄病毒成员众多,包括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登革病毒、西尼罗病毒、黄热病毒等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频繁暴发,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虫媒黄病毒传播方式相近,基因组结构类似,然而其导致的临床表现却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寨卡病毒可高效穿越血胎屏障,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等严重出生缺陷疾病,影响人类生殖安全。2016年南美的寨卡大流行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全球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22年11月9日报道,通过分析研究病毒、人类和动物细胞RNA获得的13个数据集,巴西圣保罗联邦大学(UNIFESP)的科学家首次证明,新冠病毒会改变宿主细胞RNA的功能。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细胞与感染微生物学前沿》杂志。
先天免疫(Innate immunity)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它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均十分保守。机体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如Toll样受体、RIG-I样受体、细胞质DNA传感器等,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即病毒感染或复制过程中产生的RNA和DNA,启动机体免疫反应,诱导I型干扰素、炎症因子和其他下游抗病毒效应蛋白的产生。鱼类隶属于原始有颌类脊椎动物,其获得...
2022年3月2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简称“系统所”)马烽课题组在EMBO reports杂志上发表题为“LincRNA-EPS impairs host antiviral immunity by antagonizing viral RNA-PKR interaction”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lincRNA-EPS通过拮抗病毒RNA与PKR的结合抑制宿主抗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SARS-CoV-2)是冠状病毒科的一种RNA病毒,引起了2019年新冠肺炎的爆发和全球大流行。虽然目前已有多种疫苗问世,为人类社会缓解并最终预防疫情带来了希望,然而,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理解病毒的发病机制,特别是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以开发有效的干预措施。
RNA病毒转录及基因组复制过程均不涉及DNA形式,需要由病毒自身编码的依赖RNA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来主导完成。RdRP在特定位点精准而高效地引发聚合反应对维持病毒基因组的完整性及合成正确的转录产物至关重要。根据引发方式的不同,RdRP可分为依赖引物(primer-dependent)型和从头合成(de novo)型两类,后者通常由位...
RNA病毒编码的依赖RNA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简称RdRP)是一类独特的核酸聚合酶,在病毒基因组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是抗病毒药物研究的热点靶标。病毒的RdRP由于可与其他功能域融合或与其他病毒蛋白共折叠,其整体结构多样性较高,但其催化核心区的三维结构则较为保守,因此RdRP兼具多样性和保守性。由于RNA病毒的宿主范围几乎囊括了所有细胞...
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饶子和院士、娄智勇教授团队在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连续发表研究论文,阐明新冠病毒生命周期中核心的超分子蛋白质机器“转录复制复合体”的“帽结构合成中间状态”与“核酸合成延伸状态”两个过程的分子机制,揭示新的抗病毒药物作用靶点。
近期,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方显杨课题组与化学系李景虹课题组合作,应用单分子纳米孔技术研究了来源于寨卡病毒的抗核酸外切酶RNA的机械稳定性各向异性现象,并揭示了其机械稳定性各向异性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具有机械稳定性各向异性的RNA生物材料提供了依据。
2020年5月19日,《Cell Discover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员,利用RNA编辑策略、编辑干预逆转录转座子的合作研究论文:“Interfering with retrotransposition by two types of CRISPR effectors: Cas12a and Cas13a”。该研究利用逆转录病毒/逆转录转座子生命周期中具有DNARNA...
由饶子和院士/娄智勇教授/王权教授等组成的“上海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抗新冠病毒联合攻关团队”率先在国际上成功解析了新型冠状病毒转录复制机器核心单元“RdRp-nsp7-nsp8”复合体的三维空间结构,整体分辨率达到2.9 埃(Å)。该研究揭示了该病毒遗传物质转录复制机器核心“引擎”的结构特征,为开发针对新冠肺炎的药物奠定了重要基础。4月10日晚10点,这项重要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
锌指抗病毒蛋白(Zinc-finger Antiviral protein,ZAP)是一种由宿主编码的重要抗病毒因子,ZAP特异能够抑制包括小鼠白血病病毒、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等在内的多种病毒复制。ZAP特异结合病毒的靶RNA序列,干扰靶mRNA的翻译起始。而ZAP识别RNA的序列特征和作用分子机制一直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近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认真组织落实学校相关部署,并得到校科技管理部门经费支持,林峻博士在第一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一步法病毒RNA提取试剂”。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