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民族学 >>>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民间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159 秒)
作为区域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最新成果,余继平教授的《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体现其学术功底深厦,治学严通,该著可谓其学术思想与治学理令的-摘要:个总结。该著在研究方法、研究资料获取、研究范式创新和研究理论的尝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具有”田野、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核心与边缘学科理论相结合,文本与语境研究范式相结合,学术追求与现实关怀相结合“等突出特点,凸显其区域民族美术研究的模式创新。
略谈朵麦拉章民间舞蹈的发展及其特点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民族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省汇聚着54个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灿烂文化,国发二号文件把我省定位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这为发掘我省民族民间文化具有开拓和引领作用。日前,在贵阳市民间文化交流促进会成立大会上,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苗学会会长杨光林,对我省民族民间文化作了专题发言。会后,本报记者对杨光林作了专...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戏曲与文学日渐分离。其结果似乎导致戏曲艺术从时代文化前哨退向生活的边缘,由大众关注的热点、焦点跌落到小众和圈子文化,“戏曲危机”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焦虑情绪。由此引发的多向度的戏曲改革,呼声频起,然收效甚微。福建属于戏曲大省,剧种多样,传统深厚且个性鲜明。但亦因方言与声腔的制约,相比于京剧、豫剧、越剧、秦腔、川剧等大剧种,福建地方戏在全国剧种格局中的弱势地位与边缘化态势日渐彰显。...
民间性是传统民族艺术的一个重要特性。无论在任何时候,民族艺术、特别是少数民族艺术都不可能缺少“民间的”这个层面。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作为具有浓重文化意味的民族艺术,在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之中,如同其文化结构会有若干不同层面一样,也会有不同的层面。这不同层面,往往是随着大的人文背景与文化机制的变化而生成和变化的,一方面关系着其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有益于实现丰富的美学价值取向的选择。面对当代新的文化背景,...
2012年6月10日,工作人员在擦拭精美的青铜器雕像。 当日,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易市场在昆明开业,该市场占地10000平方米,是全国少有的民族民间工艺品专业交易场所。云南多样的文化资源是打造文化产业的雄厚基础,该省在挖掘、抢救、整理、保护传承民间传统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已经逐步成为优势文化产业,其市场空间超过80亿。云南省将借助该市场推出木雕、青铜器、锡器等具有竞争力的民族民...
满族民间乐器同肯(图)     满族民间乐器  同肯       2008/5/7
满族宫廷萨满祭祀的同肯,是悬挂在特制的红漆鼓架子上击奏的。《重订满洲祭神祭天典礼 中载的同肯,鼓面直径约56cm(清尺1尺7寸5分),鼓身高约14.4cm(清尺4寸5分);鼓槌长约35.2cm(清尺1尺1寸),直径约1.6cm(清尺5分),其上冠一圆球。两张鼓皮是用皮绳上下交叉对拉绷在鼓身上的,而不是用铁钉镶嵌的。可见这面鼓,是满族民间萨满所用的传统样式,只是所用的红漆鼓架比民间制作的更为考究罢了...
满族民间乐器轰勿(图)     满族民间乐器  轰勿       2008/5/7
轰勿,汉译“铃杆”,以其制作方式而名之。亦称“晃铃”、“桦铃”。《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中称之为“铃杆”、“神铃”。所谓“神”是无形的,但在萨满的视界中,又是有形的---用音响“造型”。因而,许多神祗都是带着神铃下界的,即铃的声响象征神的降临,如吉林石姓萨满请下“玛克吉瞒尼”时,这位神灵“手提着神铃,光亮如托立,摇晃着戏耍着,金色神铃,诵唱着神歌进来了。”
八角鼓,是广泛流传于北方民间的满族乐器。以八角鼓为主要伴奏乐器并成其为象征的“岔曲”、“牌子曲”、“单弦”等曲艺演唱,在东北、华北盛行不衰。
嚓拉器,汉译“拍板”,以其“互拍而击”的演奏方式而名之。亦称“扎板”。为木制,不同地区萨满使用的拍板,其板片多寡不一;各片上端开有2个小孔,用皮绳相联结,下端可自由开合。
哈尔马力,汉译“响刀”。民间俗称“哈马刀”,亦称“神刀”。金属或木制。在刀背和刀把上串联若干金属小环,萨满舞动时“唏哩哗啦”作响。 它是萨满趋魔逐妖的武器,当然,由于萨满所要对付的对象是虚幻的,所以他们并不是使用刀之刃来“砍杀”,而是用刀之响来“惊吓”。
满族民间乐器托力(图)     满族民间乐器  托力       2008/5/7
托力,汉译为“铜镜”。所谓铜镜之“镜”,并非古代照面所用之镜,而是指悬挂在萨满身上那些扭动起来“叮当”作响,或提在手中舞动的盘状铜器。其作用与西沙相似,为“镇妖驱邪”之用。
满族民间乐器西沙(图)     满族民间乐器  西沙       2008/5/7
西沙,汉译“腰铃”,以其围于腰间演奏而名之。它是满族萨满乐器中的另一种重要乐器,亦称“摇铃”(以扭腰摇晃演奏而名之)。我国东北许多地方史志中都有关于西沙的记载,譬如《呼兰府志》、《安东县志》、《吉林新志》、《瑷珲县志》、《依兰县志》、《东丰县志》、《望奎县志》等等。在清代宫廷的萨满跳神活动中,西沙也是必备之器,这在清乾隆皇帝敕撰的《钦定满族祭神祭天典礼》中已有比较详细记载。众所周知,清代仪典,多为...
满族民间乐器单鼓(图)     满族民间乐器  单鼓       2008/5/7
单鼓,是满族萨满所用依姆钦的另一种类型,由于它长期在满汉杂居地区流行,已无满语称谓可考。单鼓属握执型的单面鼓,以其形制特征而名之,亦称“单面鼓”、“单环鼓”、“太平 鼓”等。 学术界曾经对满族萨满是否使用这种类型的鼓有过疑惑,在已经出版的一些专著中,也有没将它列入的情况。 根据笔者的考察和研究,实际上,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无论是宫廷满族贵族抑或民间百姓,都有使用单鼓进行萨满祭祀的证据。这方面,最...
依姆钦,汉译“鼓”,民间俗称“抓鼓”,为抓执型的单面鼓,是满族萨满乐器中鼓类的代表性乐器。无论在民间,抑或宫廷的跳神活动中,它都是萨满的灵魂。在萨满那里,依姆钦具有神奇的魔力:它能作舟负萨满过河,它还能载萨满飞翔。当然,依姆钦的最大作用还是降神附体。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