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理学 >>> 新陈代谢与营养生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新陈代谢与营养生理学相关记录270条 . 查询时间(1.277 秒)
2024年5月2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岩研究组在《Cell Reports》上在线发表题为"A brain-derived insulin signal encodes protein satiety for nutrient-specific feeding inhibition"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个表征蛋白饱腹的脑内胰岛素信号及其调控蛋白进食行为的神经机制,揭示了中枢胰岛素信号的全...
2024年5月9日,海洋所藻类与藻类生物技术团队在雨生红球藻不动细胞快速萌动分裂调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现该藻通过线粒体交替氧化酶(AOX)途径加快能量代谢,拉动物质代谢流快速运转,从而提高不动细胞快速萌动分裂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TOP学术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4年4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高莹研究员应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方诩教授的邀请,做客“山海知微”系列论坛,作了以“营养代谢与人体健康”为题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方诩教授主持,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
2024年4月16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尚庆森副教授应邀参加“山海知微”前沿讲座,并作了题为“基于肠道菌群研究天然多糖的代谢和药理学机制”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翔教授主持。
2024年4月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联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阐明了葡萄糖作为信号分子对脂肪细胞能量代谢的转录调控机制,揭示了CREB/ATF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CREBZF)是脂肪细胞感知葡萄糖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研究人员首次阐明葡萄糖作为信号分子对脂肪细胞能量代谢的转录调控机制,揭示了CREB/ATF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CREBZF)是脂肪细胞感知葡萄糖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该研究成果于2024年4月8日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
水稻起源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对低温敏感。我国多数稻作区均有低温冷害发生。尤其是发生在孕穗期的障碍型冷害是我国东北水稻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因其发生于水稻生长后期,一旦发生即无法补救,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深入了解水稻孕穗期耐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进而通过分子设计,打破连锁累赘,促进耐冷、高产、优质性状快速聚合,高效培育耐低温水稻品种是从根本上防范障碍型冷害的重要途径。但受限于表型精准鉴定的制约,目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教授贾伟平团队通过随机双盲、交叉设计的抗性淀粉干预临床试验和多组学分析,发现在保持日常体力活动的情况下,受试者每天摄入40克“抗性淀粉”,同时配合平衡膳食,8周后体重平均减轻2.8公斤。
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可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对人类营养和健康十分有益。β-隐黄质作为维生素A合成前体的类胡萝卜素之一,只在少部分作物中富集。其中,柑橘果实是人类摄取β-隐黄质的重要膳食来源,但柑橘果实中β-隐黄质差异积累的遗传机理尚不清晰。揭示柑橘果实差异积累β-隐黄质的遗传机理及进化机制对于指导柑橘果实品质改良和培育富含维生素A前体的作物具有重要意义。
果实在人类膳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等多种健康有益物质的重要来源。对植物自身而言,果实的重要生理功能是为种子的发育提供庇护场所(成熟前)和传播载体(成熟后)。因而,多数果实成熟前并不好吃,而且含有各种对动物和微生物有害的防御性物质(如番茄中的番茄碱等)。这是因为在果实成熟前,种子还未发育成熟,植物利用包括茉莉酸信号通路在内的多种防御机制保护种子的正常发育。一旦种子发育成熟...
近日,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双江教授团队与合作单位团队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Gut commensalChristensenella minutamodulates host metabolism via acylated secondary bile acids”的研究论文,揭示小克里斯滕森氏菌等肠道共生菌通过产生新型次级胆汁酸——酰基胆酸,靶向肠肝信号轴调控...
2024年1月19日上午,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王文策教授应邀做客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和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共同主办的第50期整合生物学前沿论坛。此次论坛在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C205会议室举行,由我校陈振夏教授主持。
2024年1月15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精准营养与代谢团队陈振夏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iMeta在线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评估了黑米饮食对结直肠癌发展的健康效用,揭示了黑米饮食发挥功能的潜在机制。该研究强调了全谷物食品的潜在健康优势,强调了黑米在促进健康方面的潜在效用。
2023年12月15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李振斐研究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吴登龙团队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昕研究组的共同研究成果“Active DHEA uptake in the prostate gland correlates with aggr...
2023年12月18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郑辉团队在《细胞与生物科学》(Cell & Bio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Unraveling the 2,3-diketo-l-gulonic acid-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impacts of l-ascorbic acid on somatic cell reprogramming的研究文章。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