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生物学 2020相关记录1152条 . 查询时间(2.874 秒)
2021年1月18日,湖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0年度学术会议顺利召开,会议由副院长孙远东教授主持。院长王海华教授、党委书记严明理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各位教师出席会议。会上,严明理教授、高健教授、彭佳师博士、张翼飞博士、崔小娟博士、吴金锋博士、唐新科博士共7位老师做了学术报告,报告内容围绕各自主要研究方向和全新前沿研究领域,从不同角度汇报了重要的研究进展和研究心得。在会议自由提问及讨论期间,与会...
2020年11月19日下午,江苏省高校生物学学科联盟在南通大学召开了2020年年会,出席会议的领导与专家有江苏省理学2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印晓星教授,副主任谢维教授,以及生物学学科联盟理事韩晓(南京医科大学)、方炎明(南京林业大学)、蒋建东(南京农业大学)、戴传超(南京师范大学)、姚登兵(南通大学)、徐广银(苏州大学)、谭小力(江苏大学)、王俊(江苏科技大学)、王幼平(扬州大学)、周楠迪(江...
2021年1月15日,中国科学院2021年度工作会议召开。会上,隆重表彰了“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全院共有6名个人和2个集体获得表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郝捷荣获“2020年中国科学院年度感动人物”称号。郝捷,女,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干细胞资源库主任。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发后,郝捷第一时间加入抗疫科技攻关小组。3月1日,她临危受命,接到通知2小时后即作为首批前赴武汉成...
中国科学院2021年度工作会议于1月15日隆重召开,在此次会议上公布了院2020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国际科技合作奖和科技促进发展奖等获奖名单。国家干细胞资源库国际主任Glyn Stacey教授荣获中国科学院2020年度国际科技合作奖;同时,动物研究所作为推荐单位受到表彰。Glyn Stacey教授是国际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曾任英国国家干细胞库主任、国际体外生物学会细胞标准化委员会主席。...
2021年1月15日,中国科学院2021年度工作会议隆重召开,在此次会议上公布了2020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国际科技合作奖、科技促进发展奖、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青年科学家奖等奖项名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荣获其中四项奖励表彰:刘光慧研究员带领的衰老机制及调控研究集体荣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国家干细胞资源库荣获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称号;国家干细胞资源库国际主任Gly...
2021年1月11日, 2020年花卉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研讨会在西郊宾馆会议中心召开,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北京市技术交易促进中心研发机构管理部部长房晓丽、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校科技处和园林学院负责人以及实验室师生代表85人参加了会议,线上100余人同时参加会议。
2021年1月13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共评选出8个知识创新类和2个技术创新类项目成果。自2015年起,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工作已连续开展6个年度,旨在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
免疫学是生物医学中的基础性前沿学科,在现代医学发展、人类健康维护与疾病诊断救治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十年中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两次授予免疫学家(2011,2018)就从一个层面反映出免疫学的贡献及其重要性。近二十年来,免疫学多个分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些新进展既有对免疫学经典问题的深入认识,如天然免疫应答的启动及活化的新机制、适应性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与迁移及活化的新机制、新型免疫细胞亚群的...
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0年度学术委员会年会于2021年1月14日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孟安明院士、副主任薛勇彪、戴建武研究员以及委员李家洋院士、李蓬院士、李巍研究员、杨维才研究员、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刘以训院士和22位课题组长出席了会议。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学术委员段树民院士、高翔研究员、罗凌飞教授、张旭院士、朱作言院士和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郭爱克院士、景乃...
肠道微生态是指寄生于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而共同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各种微生物相互制约、相互依赖达成动态平衡。肠道菌群具有保护宿主正常结构,参与机体物质代谢,提供宿主所需的维生素、氨基酸、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等功能。其动态变化受到如饮食、生活方式、感染和益生菌的使用等多种环境因素与宿主因素的影响,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的改变会进一步影响消化系统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2020年12月10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Ⅲ期临床试验在乌兹别克斯坦正式启动。这是国内第一个获批临床试验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I期和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微生物研究所拥有该疫苗的独立知识产权,该疫苗与基于RBD单体的疫苗相比,免疫原性大幅提高,与传统灭活疫苗相比,生产安全性好、成本低,更易于大规模生产。
为了促进消化领域疾病的学术交流和提升同行的学术水平,由重庆市医学会主办,重庆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的2020年重庆市消化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年会将于2020年1月16日在新桥医院科教楼一楼会议厅召开。会议邀请了消化圈内著名临床研究专家为大会做精彩的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我们诚挚地邀请您莅临本次盛会。
2020年12月26日,由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科院”)主办,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2020年年会在我校城北校区举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