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遗传学 >>> 数量遗传学 生化遗传学 细胞遗传学 体细胞遗传学 发育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 辐射遗传学 进化遗传学 生态遗传学 免疫遗传学 毒理遗传学 行为遗传学 群体遗传学 遗传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遗传学 DNA相关记录306条 . 查询时间(0.195 秒)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9种鲹科鱼类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从GenBank中下载的3种鲹科鱼类的相应序列采用Clustal W排序后,对控制区结构进行分析,识别了其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3个区域,指出了终止相关序列的主体是TACAT与其反向互补序列ATGTA以及一系列保守序列(CSB-F、CSB-E、CSB-D和CSB-1、CSB-2、CSB-3),并给出了它们的一般形式,同时...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杨崇林实验室以秀丽线虫为模式,探索蛋白质精氨酸甲基化这一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在调控DNA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方面的作用机制。他们发现哺乳动物II型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5在线虫中的同源物,即线虫的PRMT-5,参与调控DNA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他们发现在prmt-5基因缺失的突变体中,DNA损伤可诱导过量的细胞凋亡。这一过量细胞凋亡缘于依赖于转录因子CE...
本研究探讨了线粒体CO1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对鲌属鱼类进行物种鉴定的可行性。研究中获得了鲌属4种鱼类共32个个体长度为816bp的CO1基因序列。利用MEGA软件计算鲌属鱼类种间及种内遗传距离,利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Bayesian方法分别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鲌属鱼类的种间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在系统树中,鲌属鱼类每一物种的个体分别形成各自独立的分支。基于CO1基因的D...
从福尔马林保存的鱼类标本中获得高质量DNA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对前人的方法进行了如下改进:1)在标 本的前处理过程中,通过长时间的缓冲液浸泡、短暂的加温、真空干燥来消除福尔马林对样品的影响;2)在样品消 化过程中,加入相对过量的蛋白酶K和还原剂;3)提取DNA后立即进行PCR反应,并增加反应的循环次数和提高 退火温度。通过这些改进,我们成功地从福尔马林保存的鱼类标本中提取出了高质量DNA;通过...
微生物的DNA复制调控研究一直是当代生命科学最受关注的前沿领域之一。近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何正国带领的课题组在DNA复制和细胞周期调控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除虫菊(Pyrethrum cinerariifolium),又称白花除虫菊,是众所周知的著名杀虫植物,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集约化栽培的天然杀虫剂原料,至今仍为肯尼亚、厄瓜多尔等一些国家的支柱产业。除虫菊的头状花序中含有6种0.4 %~2 %的杀虫成分,即除虫菊酯Ⅰ,Ⅱ(pyrethrin-I,II),瓜菊酯Ⅰ,Ⅱ(cinerin-I,II)和茉莉菊酯Ⅰ,Ⅱ(Jasmolin-I,II),6个成分组...
为定量DNA断裂末端评价DNA的降解程度,以饱和标记(TdT)法定量DNA末端最大标记量(Lmax);并用流式细胞分析(FCA)、原位DNA末端标记(TUNEL)和琼脂糖电泳检测或标记DNA降解片段.结果发现: a.TdT法最低检测限5 ng DNA,线性范围为5~5 000 ng,较检测DNA降解片段的琼脂糖电泳敏感200倍以上;b.地塞米松(DEX)诱导淋巴瘤(Raji)细胞凋亡产生的Lmax...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德州大学的生物学家惊讶地发现一些哺乳动物DNA来自空中,并称此DNA为“空中入侵者”。如果此发现得以证实,它将改写进化史。
科学家早已知道,有些“垃圾”DNA(重复性DNA片段)能够进化成外显子(exon),作为高等有机体内编码蛋白基因的构成成分。美国科学家近日发现证据表明,大量来自垃圾DNA的外显子在基因调控中发挥着作用。相关论文2008氏10月17日发表在《PloS遗传学》(PLoS Genetics)上。
RT-PCR克隆辐射敏感细胞及其亲本细胞的ku80基因cDNA,发现辐射敏感细胞的ku80基因与双链断裂DNA末端相互作用的位置存在基因突变,用凝胶阻滞和DNA-蛋白质印迹进一步证实突变ku基因编码蛋白结合双链断裂末端DNA的能力下降,暗示其细胞辐射敏感性可能与Ku蛋白功能异常有关.
适应性突变中的DNA重组事件     DNA重组  突变       2008/6/29
适应性突变中的DNA重组事件。
通过对受精未孵育鸡蛋卵黄的不同部位加以考查,发现DNA和RNA在卵黄中的分布是广泛存在的;采用荧光试剂Hoechst33258和RiboGreen对DNA和R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DNA在不同部位卵黄中的分布比较均匀,且主要存在于卵黄颗粒中,而RNA的含量在胚下表层卵黄、侧面和植物极中有较大差异.
脊椎动物线粒体DNA的进化遗传学。
理论上,游离的超螺旋DNA可以采取两种结构形式:互缠式超螺旋和螺线管型超螺旋。前者早已被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术的研究所证实,而后者却仍然缺乏足够的证据。使用温和的清亮裂解液法,从DNA拓扑酶野生型大肠杆菌HB101细胞抽提质粒pUC18 DNA。经CsCl-EB平衡密度梯度超离心分离获得超螺旋pUC18 DNA和松弛型pUC18 DNA (DNA Ⅱ)。纯化DNA分别用疏水性溶剂系统...
NDF1、IPF1和HNF4是与胰岛素基因表达有关的DNA结合蛋白,通过比较SWISSPROT蛋白质数据库中人类、小鼠、大鼠这三种核蛋白氨基酸一级序列、模体和结构域,发现其结构十分相似,根据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推测这些DNA结合蛋白与胰岛素基因结合的核苷酸序列相似;从GenBank核酸数据库中获得人类、小鼠、大鼠胰岛素DNA序列,用ClustalW比较三者Promoter区的核苷酸序列,显...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