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相关记录25条 . 查询时间(0.233 秒)
细胞的命运决定受到转录因子与表观遗传因子的协同调控,例如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维持,既需要关键转录因子的正确结合,又需要对启动子和增强子活性的精确调控,两者密不可分。因此,研究转录因子与表观遗传因子如何协同作用维持干细胞多能性是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对细胞命运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孟丹团队与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蓝斐团队合作揭示了转录因子与表观遗传因子协同调控干细胞命运决定的新机...
近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健委/医科院重点实验室的陆路/姜世勃团队联合中国医学学院秦川团队筛选得到了针对全新靶点的抗艾滋病病毒(HIV) 多肽。6月3日,该成果以“An amphipathic peptide targeting the gp41cytoplasmic tail kills HIV-1 virions and infected cells”为题发表于《科学·...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黄志力课题组研究发现,上丘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联合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介导了小鼠急性黑暗暴露诱发觉醒效应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临床治疗异常光照引起睡眠紊乱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该研究成果于2019年1月31日,以《上丘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在小鼠黑暗暴露诱发觉醒的效应中起到关键作用》(“Superior Colliculus GABAergic Neurons Are Essent...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黄志力课题组研究发现,上丘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联合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介导了小鼠急性黑暗暴露诱发觉醒效应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临床治疗异常光照引起睡眠紊乱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该研究成果于2019年1月31日,以《上丘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在小鼠黑暗暴露诱发觉醒的效应中起到关键作用》(“Superior Colliculus GABAergic Neurons Are Essent...
近日,基础医学院生化系/代谢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旭课题组运用转基因斑马鱼模型在肝癌的脂代谢调控研究中取得进展,10月1日,相关成果以《经典Wnt信号通路和Ras信号通路调控斑马鱼肝癌发生中的脂质代谢》(“Canonical Wnt signaling remodels lipid metabolism in zebrafish hepatocytes following Ras oncoge...
近日,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系、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王彦青教授团队与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马秋富教授团队合作研究在痛觉神经生物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8月 16日,相关研究成果以《痛觉传递的前馈抑制门控的时间机制》(“Timing Mechanisms Underlying Gate Control by Feedforward Inhibition”)为题在线发表于《神...
抗生素的作用效果与细菌生理状态密切相关,细菌进入缓慢生长状态后往往能够耐受抗生素的杀菌作用,导致药物耐受(drug tolerance)。近日,复旦大学教育部/卫计委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吕亮东课题组在抗生素-细菌互作机制及结核菌药物耐受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脱氧胞苷酸氧化损伤是抗生素杀灭静息状态结核菌的重要机制》(Oxidation of dCTP
近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暨代谢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党永军课题组在真核翻译起始的调控机制上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去泛素化酶USP9X调控蛋白翻译过程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于12月8日以《USP9X通过去泛素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A1调控翻译效率》(USP9X Controls Translation Efficiency via Deubiquitination of Euk...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又称玛斯),是由新型的冠状病毒 -- MERS-CoV (玛斯冠状病毒)感染所引发的严重传染病,死亡率高达38%,但目前尚无特效药和疫苗。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分子病毒实验室姜世勃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根据之前研究抗HIV和SARS-CoV的多肽的经验,研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抗MERS多肽抑制剂(HR2P-M2)。近期该抑制剂的研究又有了新的重要进展,动物实验的结果显示使用鼻...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官方期刊循环(Circulation,IF=14.9)杂志社对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丁忠仁研究员进行了专访,并将访谈内容刊登在循环杂志社官方主页及官方社交媒体。专访中,复旦大学丁忠仁研究员向国际同行介绍了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在循环系统模式识别受体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
左伋,1961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伴侣在疾病在发生发展及干预中的作用。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大项目子项目等科研项目,已培养研究生近24,其中博士生10人,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