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理论物理学 声学 热学 光学 电磁学 无线电物理 电子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学 原子分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学 高能物理学 计算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物理学 高校相关记录36条 . 查询时间(0.307 秒)
由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牵头的七所英国大学联盟将开发下一代引力波探测器。该项目获得了英国研究与创新基础设施基金700万英镑的支持。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s,CAS)是集半导体物理、材料、器件研究及系统集成应用的国家级综合性研究所,于1960年在北京成立。半导体所现有在职科研人员600余名。中国科学院院士9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海外高层次人才30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设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
量子自旋液体指自旋存在高度的长程纠缠,在零温下也不会形成磁有序的物质态。它代表了一种新的物质量子态,其演生过程不能通过相变和序参量来进行描述。近些年,由于人们认识到量子自旋液体态极有可能与高温超导电性的微观机制相关,并且其中准粒子激发的拓扑性质可能能够促进拓扑量子计算的发展,量子自旋液体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兴趣。量子自旋液体态的实现被认为需要借助体系的量子自旋涨落和几何阻措,因...
近日,中国光学学会公布了2019年第十六届王大珩光学奖评选结果(链接地址:http://www.cncos.org/infoDetail.aspx?id=1573),共评选出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得者2名,高校学生光学奖获得者30名。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光学工程学科博士生马超杰(导师:赵建林教授)入选2019年度王大珩光学奖高校学生光学奖。
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和“优质本科教材课件”遴选结果于近日揭晓,基础医学院张卫光教授主讲的“人体解剖学”等五门课程被评为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物理学院刘玉鑫教授主编的《热学》等五项教材课件被评为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
2019年11月15—17日,2019新时代高校物理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在东北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80所高校的442位教师参加会议。东北大学副校长孙雷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研讨会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为主题,围绕新工科背景下物理类一流专业建设、智能时代大学物理基础教学改革、物理类一流课程建设、物理类一流教材研究与建设等专题,广大物理教师进行深入研讨。
2019年10月22-23日, “高校理论物理学科发展与交流平台项目”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来自近20所高校的理论物理专项的学院负责人及理论物理专项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四川大学物理学院院长张红教授、四川大学理论物理中心主任杨海棠教授参加了会议。会上,中心主任杨海棠教授代表四川大学理论物理中心做了工作汇报,他从平台项目运行情况、平台运行思路和想法、以及四川大学理论物理中心近年来在队伍建设、人才引进、教学及...
近日,2018年第十五届王大珩光学奖评审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内的35所高校初评产生的37名高校学生光学奖候选人进行终评,评选出高校学生光学奖获得者30名。北工大学子王强荣获王大珩光学奖高校学生光学奖,这是学校光学工程学科研究生第8次获此殊荣。
2019年4月13日,2018年第十五届王大珩光学奖评审会在北京召开,物理学院陈峰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聂伟杰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获王大珩光学奖——高校学生光学奖。这也是山东大学学生首次获得该项奖励。聂伟杰为物理学院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在《Nanoscale》《Opt. Lett.》等主流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7篇,连续三次获得国际信息光学与光子学学术会议(CIOP)最佳海报奖,并获得国...
近日,第十四届王大珩光学奖评审结果在西安揭晓,2名科研工作者获得2017年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21名学生获得2017年王大珩光学奖“高校学生光学奖”。其中,我校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徐文成教授指导的刘萌博士获得高校学生光学奖。这是我校连续6年获此奖项。王大珩光学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教授出资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设立的基金。自1996年以来,该奖项已评选十四届,先...
“2017年华东地区高等学校物理实验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暨“2017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选拔赛”结果日前揭晓,我校理学院青年教师李珍获一等奖,并将代表华东地区参加8月23日在深圳举办的全国决赛。本次比赛于7月4—5日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由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华东赛区组委会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承办。本次比赛共有14位由华东地区各省市选拔的青年教...
日前,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刘永新博士首次在实验上观察到射频电负性等离子体中的辉光条纹现象,并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匈牙利魏格纳物理所和德国鲁尔大学的学者合作进行粒子模拟,证实了该实验观察到的结果,并给出了合理的物理诠释,相关研究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
2016年7月10日至12日,2016年西南地区高校物理学会实验物理专委会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本次会议由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和重庆市物理学会实验物理专委会主办,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承办。来自西南交通大学、贵州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西南地区24所高校代表以及12家参展商代表出席会议。
2016年5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十九期博士生论坛——第七届两岸三地知名高校物理学科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开幕。此次论坛以“协同‘聚’变,改变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包括香港大学、新竹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2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相关学科87名博士生,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相关学科近两百余名研究生共同参与。
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日前在北京揭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教授研究组“纳米尺度量子精密测量”项目入选。该项目通过将量子技术与精密测量科学相结合,率先实现了具备纳米分辨率和单分子灵敏度的磁共振探测技术。Science杂志报道该项工作“是通往活体细胞中单蛋白分子实时成像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