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民族学 >>> 民族问题理论 民族史学 蒙古学 藏学 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世界民族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民族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民族学 和谐相关记录58条 . 查询时间(0.151 秒)
天津市和平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民族团结“家站”建设,持续厚植各民族和谐的基层治理根基,打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美好生活图景。
日前,上海市普陀区成功举办了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至此,普陀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连续四十二年举办了十届,这个运动会已成为全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形成了以民族体育文化传播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闪亮名片。
由于历史沉淀、族群迁徙和文化交流等原因,历史时期西水流域摆手活动表现出了多样性,而且实现了和谐发展。市场经济背景下,摆手舞发展中出现了争夺、争议、不参与、不合作等现象,这些现象在流域特色文化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文化主体要在"和而不同"文化观的指导下,以“大文化”的思想推动流域特色文化的交流、合作与互补,最终实现文化的和谐共 生。
为了打造“永不闭幕”的展览,提供书写新时代、记录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成就的“微型百科全书”,民族文化宫在已举办的20个自治州成就展的基础上,于2019年底启动《美丽中国·和谐家园——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成就展巡礼》系列丛书编纂出版工作。近日,《巡礼》系列丛书第一辑10卷——延边卷、楚雄卷、黔南卷、湘西卷、凉山卷、阿坝卷、怒江卷、德宏卷、文山卷、甘南卷正式出版。
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是前提,政治环境是基础,民族心理是核心影响因素,信息资讯是确保各类措施有效实行的关键,而教育是保障各要素协同稳定运转的基石。以人为本,教育通过对个人维护社会稳定的意愿与实践能力的形塑与提升来推动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发展。在今后民族地区的教育实践中,应从理念、内容与结构等方面着手,实现教育自身的和谐发展。同时需要社会从资源分配、制度规划等宏观层面上为民族地区教育...
为宣传我区哲学社会科学显著成果,彰显我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民族性、时代性、专业性,进一步推动上述研究成果的价值和影响,提升西藏大学知名度, 5月24日,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人民出版社在我校图书馆藏文典藏室召开《拉萨农牧区民生发展调查报告》《西藏2050:和谐、绿色、开放、现代化的世界第三极》出版发布会。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益西平措,人民出版社编审曹春...
2013年10月15日,四川社科院与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青海省社会科院和云南省社会科院联合主办,云南省社会科院承办的第五届西部五省区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暨“藏区各民族文化繁荣与社会和谐”学术论坛在云南昆明隆重召开。四川社科院党委副书记陈井安研究员、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兴吾研究员、科研处副处长邱平、民族与宗教研究所副所长喇明英副研究员、杨环副研究员以及哲学与文化研究院苏东来助理...
2013年10月21日至22日,由延边大学主办的“跨界民族与边疆和谐”论坛在延边大学召开。国家民委研究室和国际交流司因承担“中国跨界民族问题研究”与此相关派人参加。
多民族国家的治理及整合是世界性问题,近年来国内学界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广泛讨论。有学者认为,今天中国的民族政策,在某种意义上是苏联民族政策的延续,其弊端已显露,需要进行全面反思。也有学者认为,要实现我国民族政策从第一代向第二代的转型,淡化附加在各族群(民族)成份上的政治权利,不允许以各族群(民族)成份来要求在国家享有或特定区域享有特殊权利和义务。21世纪的中国应当从本国历...
民族与国家何以和谐     佤族  国家  和谐       2012/11/2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国家通过各种措施,帮助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创建全国各族人民的平等地位,促进各民族团结共同发展,赢得各族人民对国家的依赖和归属,国家认同意识不断高涨。文章基于笔者的实证调查,以沦源佤族为例,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与佤族的互动历程,从中探寻民族与国家和谐共生的条件。
广府传统功夫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岭南地域文化特质。广府功夫文化的输出通过港澳台影响至全世界,已经深深植根于世界华人的生活。利用好广府功夫文化的深厚资源,在传统中加入新时代的社会主义道德内容和产业化包装手段,打造以佛山功夫为代表的广府文化品牌,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树立爱国情操和创建和谐社会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略论和谐文化战略的五个要点     和谐  文化  战略  要点       2012/11/8
和谐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思想文化体系,可谓博大精深,其内容涵盖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构建和谐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从政治和谐、经济和谐、社会和谐、军事和谐、外交和谐、生态和谐、人的自我和谐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与探讨,更需要从其发展历史和背景出发,探寻和谐文化的构建路径和发展方向。
和谐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就和谐民族关系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而言,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衡量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面鲜明的旗帜。
关于民族旅游概念的界定在学术界尚有争议,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笔者认为,民族旅游是不同民族的旅游者以某一民族聚居区域为旅游目的地,以该民族文化为内核,以经济、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全面了解异族文化特质及生产生活状态为目的的一种参与、体验活动。从各地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旅游的实践来看,民族旅游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民族旅游在促进民族...
西双版纳是镶嵌在祖国西南边疆的绿宝石,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傣族纯朴的自然生态伦理观产生于其原始的精神生活,反映了傣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这种人与自然的依存观念体现在道德心态上,就是热爱大自然赏赐给自己的一切。虽然傣族纯朴的自然生态伦理观不够系统,但其自发的生态保护措施,仍具有很大的价值,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