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甲烷相关记录53条 . 查询时间(0.441 秒)
2024年1月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史吉平、刘莉团队,在微生物协同强化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甲烷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ynergistic bioaugmentation with Clostridium thermopalmarium and Caldibacillus thermoamylovorans improved methane production from the...
2024年1月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员史吉平研究员、刘莉研究员团队在微生物协同强化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甲烷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Synergistic bioaugmentation with Clostridium thermopalmarium and Caldibacillus thermoamylovorans improved methane production from th...
由于长期保持淹水状态,稻田是温室气体甲烷的重要排放源。事实上,稻田土壤产生的甲烷大部分在排放到空气前被好氧甲烷氧化菌所氧化。而好氧甲烷氧化菌可分为I型和II型两个类群,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理生态特性和代谢差异。其中甲烷甲烷氧化菌氧化过程中,一部分碳被氧化成CO2排放到空气中,另一部分被转为微生物细胞物质并最终进入土壤成为SOC,然而后者很少引起关注,两类甲烷氧化菌在稻田土壤甲烷碳转化的相对贡献及作用...
由于长期淹水状态,稻田成为温室气体甲烷的重要排放源。事实上,稻田土壤产生的甲烷,大部分在排放到空气前已被好氧甲烷氧化菌所氧化。而好氧甲烷氧化菌可分为I型和II型两个类群。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理生态特性和代谢差异。甲烷甲烷氧化菌氧化过程中,一部分碳被氧化成CO2排放到空气中,另一部分被转为微生物细胞物质并最终进入土壤成为SOC。而后者较少引起关注。目前,两类甲烷氧化菌在稻田土壤甲烷碳转化的相对贡献及作...
2023年11月20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深海偏顶蛤甲烷氧化内共生菌种内多样性及环境适应性进化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题为“Mosaic environment-driven evolution of the deep-sea mussel Gigantidas platifrons bacterial endosymbiont” 的研究论文在国际微生物学期刊《Microbiome》发表...
2023年8月3日,东秀珠研究团队在模式甲烷古菌的遗传元件库挖掘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Metabolic Engineering期刊。模式古菌物种——海沼甲烷球菌,因其可以利用CO2/H2快速生长及高效产甲烷和萜类化合物前体等,2023年在开发利用方面引起关注。但由于标准化遗传元件的匮乏,极大限制了其作为代表物种进行古菌基本生物学及生物技术开发的研究。
2023年7月21日,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研究团队在Environmental Research发表题为Comparing the variatio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4 emissions from paddies and wetlands under CO2 enrichment: A data synthesis in the last ...
热融湖塘是多年冻土剧烈融化后形成的典型地貌,占多年冻土分布区面积的7%,是重要的甲烷(CH4)排放源。然而,以往的观测证据主要来自高纬度多年冻土区。与高纬度多年冻土区相比,青藏高原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大气压和氧气含量低、冻土碳含量低且年龄小,进而可能导致该区域热融湖塘CH4排放特征与高纬度多年冻土区存在差异。截至目前,学术界对青藏高原热融湖塘CH4排放特征的认识颇为有限。
环北极多年冻土的快速退化形成了众多的热融湖塘,是全球甲烷气体排放研究的热点。在北极海岸地带,海洋向沿岸热融湖塘的侵蚀过程导致热融湖塘转变为热融泻湖,并最终将其整合到海底多年冻土中。热融泻湖代表了海岸冻土向海底冻土的过渡阶段,海水入侵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热融湖塘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淡水环境。目前,对这种较大环境变迁下,热融环境中栖息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响应、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方式的转变了解甚少。针对上述问...
环北极多年冻土的快速退化形成了众多的热融湖塘,是全球甲烷气体排放研究的热点。在北极海岸地带,海洋向沿岸热融湖塘的侵蚀过程导致热融湖塘转变为热融泻湖,并最终将其整合到海底多年冻土中。热融泻湖代表了海岸冻土向海底冻土的过渡阶段,海水入侵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热融湖塘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淡水环境。目前,对这种较大环境变迁下,热融环境中栖息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响应、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方式的转变了解甚少。针对上述问...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百年尺度内单分子增温效应是二氧化碳的近30倍,对全球变暖有重要贡献。微生物驱动的甲烷氧化过程对削减甲烷释放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中好氧甲烷氧化菌长期被认为依赖氧气作为电子受体、以甲烷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存。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好氧甲烷氧化菌在厌氧环境中依然大量存在,甚至具备转录活性,这些发现预示着全球甲烷汇可能被大量低估。然而,好氧甲烷氧化菌的厌氧生存机制和生态贡...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北海道大学研究生院特聘教授小林泰男等人的团队正在研究如何减少牛打嗝排出的温室气体甲烷
厌氧消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处理秸秆、粪污、垃圾、污水等各类有机废弃物,并生产可再生能源沼气,是公认最有效的碳中和技术之一。在厌氧消化过程中,丙酸是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由于丙酸降解过程中的吉布斯自由能为正,在高负荷厌氧消化时,丙酸是最容易累积的,最终导致反应器失稳甚至崩溃。互营丙酸氧化菌是将丙酸氧化为乙酸和H2/CO2的主要微生物,乙酸和H2/CO2随后被产甲烷菌转化为CH4。因此,增强丙酸氧化菌与产...
2022年11月25日,中科院海洋所孙松课题组在深海偏顶蛤与甲烷氧化内共生菌共生互作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 “Insights into symbiotic interactions from meta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deep-sea mussel Gigantidas platifrons under long-term laboratory maint...
2022年1月4日,“致微论坛” 2022年首讲如期举行。此次论坛邀请了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承磊研究员。他以“产甲烷古菌代谢新功能研究进展”为题,与大家分享了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在产甲烷菌相关领域的科研攻关最新进展。报告由资源室郑艳宁研究员主持,钱韦所长、向华副所长、东秀珠研究员等10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论坛。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