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态学 >>> 数学生态学 化学生态学 生理生态学 生态毒理学 区域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态学 生态工程学 生态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态学 监测相关记录54条 . 查询时间(0.229 秒)
干旱深刻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生产生活。生态干旱即干旱在生态系统层面的呈现。然而,生态干旱相关研究通常考虑水分供给(supply)不足的生态影响,忽略了不同植被类型间以及时空尺度上生态系统用水需求(demand)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气象干旱和生态系统的响应有时并不是一一对应的,甚至可能在时间和空间上“脱钩”,给生态干旱研究带来诸多困扰。
随着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管理需求的日益增长,环境DNA(eDNA)监测技术已成为生态研究和物种保护的重要工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研究员团队联合北京大学姚蒙副研究员近期在《SCIENCECHINA Life Sciences》杂志上发表综述文章,深入探讨了eDNA监测技术的标准化、自动化及其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同时,团队在东湖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验证了eDNA技术在实际监测中的应用...
2023年10月16日至17日,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研讨会暨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十周年纪念会在南京举办。本届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Sino BON)主办,共有119家单位45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在线参与人数超过2万人次。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或河流入海口的木本植物群落,具有防风消浪、保护滩涂、净化海水和促淤造陆等重要作用,是国际上湿地生态保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对象。近几十年红树林保护受到全球政府的重视,面积稳步增加,但是红树林仍面临一些列的威胁。光污染是隐秘性较强的一种威胁,被定义为“引入人造光导致的夜间环境中自然光水平的改变”。自然界中物种有着趋光性或避光性,夜光可能打乱部分生物的昼夜节律,因...
2022年10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科研人员采用基因组学方法评估了我国主要的几个中华蜜蜂地理群体的种群大小变化情况,鉴定出种群明显发生下降的群体,并揭示出导致该种群下降的环境因子。文章近日发表在《昆虫学(Insects)》杂志上。
加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是我国国家总体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2009~2013年)结果,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威胁我国湿地的五大因子之一。2015年提出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也明确将外来物种入侵管控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互花米草作为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严重危害区域生物安全和生态系统稳定,已对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尤...
在持续发生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面临发生突变的风险,从而造成生态系统诸多服务功能的退化甚至丧失。例如热带雨林可能因为持续升高的气温引发火灾转变为热带稀树草原,温带草原可能因为持续的降水减少转变为荒漠,健康湖泊水体因为持续的氮磷输入导致突然崩溃等。预警生态系统发生状态转变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
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团队由活跃在科研前沿的青年人才组成的新团队,团队负责人胡中民教授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团队主要从事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研究,通过地面控制实验、通量监测、模型模拟、卫星遥感等手段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恢复力等,团队成果发表于 Trendsin Ecologyand Evolution, Science Adva...
2021年12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内蒙古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启动暨2021年进展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相关领导、我校副校长高光来和科技处负责人、以及来自九个项目承担单位的50余名项目骨干参加了线上+线下会议。启动会议由内蒙古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刘崎峰主持。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刘垠)20日,科技部在京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1年度报告》,其中,“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专题指出,近10年,中国大宗粮油作物产量年增长率为0.5%,形成了“南方稳产、北方优势产区集聚”的总体格局。
2021年9月23日,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的省地方标准《城市绿化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规程》顺利通过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林业局共同组织的专家组审定,并建议尽快形成报批稿。该标准参照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和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CS)的有关项目方法学,结合我省实际和城市绿化工作要求开展编制。进一步规范了城市绿化碳汇项目的设计、基准线的监测、减排量的计量等项目实施工作,填补了CCER备...
2020年4月3日,以北京大学为依托单位,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植物所、南京土壤所、东北地理生态所,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承担的“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重点研发专项“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监测技术及指标体系”项目2019年度评估总结会以网络视频会的形式召开。
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已经对生物多样性产生深远的影响。蝙蝠是最重要的生态指示动物之一,同时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生态保护重点研究对象。蝙蝠最典型的特征是能够发出超声波用于环境探测和捕食,他们广布于世界各地,超过1350种,具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目前,蝙蝠多样性的调查方法为人工搭设雾网和竖琴网,该方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主要因为西双版纳地区地处热带、物种分布广且不均...
2019年10月14-15日,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研讨会在浙江开化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Sino BON)主办,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森林网、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浙江省生态学会和北京生态学学会承办。共有来自26个省、市、自治区110家科研院所、高校及公司270多位代表参会。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于明坚主持了开幕式,中国...
2019年4月12日至14日,“中国脆弱区生态系统通量联网监测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刘云刚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刘云刚简要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研究员对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做了深入介绍。他谈到,近年来,通量观测研究网络蓬勃发展,但目前在数据共享方面存在瓶颈,没有统一的规范,不能有效利用通量数据生态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